“……”
可以说,《水浒传》的发布,给原本就被《大明周报》搅得沸沸扬扬的应天府,又增添了几分热闹。
此时的罗贯中,心中满是喜悦。
毕竟,他老师临终前的唯一心愿,就是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巨作能够发表。
如今,不仅发表了,还在应天府引起了轰动。
照这势头来看,将来恐怕还会传遍天下。
这……真是大喜事啊!
一想到老师的遗愿完成得如此圆满,罗贯中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欣喜。
不过,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这件事能成,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胡大老爷的点头。
没有胡大老爷的首肯,就算其他官员识货,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发表。
哪里能像现在这样,前天交稿,今天就能付梓。
说到底,还是胡大老爷慧眼识珠。
这份恩情,胡大老爷或许不在意,但罗贯中却不能忘。
想到这里,罗贯中沉默片刻,开始在自己藏得最深的包裹里摸索起来。
不多时,他从包袱的最内层摸出了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团。
看着手中的布团,罗贯中眼中满是怀念地看了片刻,随后一咬牙,将其打开。
布团包裹得极为严实,一层又一层,厚厚地包裹着。
等到大半个床榻都铺满了布条后,终于露出了最里面的“宝物”真容。
竟是一颗略带淡金色的珍珠。
罗贯中怔怔地看着这颗老师留下的金珠,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放进荷包中。
接着,他急匆匆地出门,找了一家在他看来靠谱的当铺,当了五十两银子后,转身走进了旁边的茶店。
罗贯中取出四十两银子,买了两罐他从未见过的好茶,精心包装后,再次踏入了大唐周报社的大门。
胡大老爷听说罗贯中又来了,不由得疑惑地眨了眨眼。
稿子不是已经发了吗?
就算要结算稿费,也不至于这么急吧。
难道他把《三国演义》带来了,打算发表这部奇书?
若真是如此,那可就有趣了。
师徒二人的作品同台竞技,文坛上必定会掀起一场。
然而,当罗贯中被引入房中,双方寒暄过后,他一开口,便让胡大老爷无言以对。
“胡大人,学生家境贫寒,本想买些好东西来感谢您。”
“可学生把老师给的金珠当了,也只能买得起这两罐茶叶。”
“学生知道,大人您位高权重,家中富庶,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俗物。”
“只是,这已经是学生能找到的,最能表达谢意的物件了,还请大人收下!”
胡大老爷看着推到自己面前的两罐茶叶,心中一阵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