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叶若兮在大山旮旯住了一个多月,临走时屯子里的人还是依依不舍。她没有再去德化,也没走宽城。二妞开着车把他们送到喇嘛庙火车站,华凌霄一直把她送回海拉尔……
叶若兮是吃了大山深处头茬蘑菇以后走的,那时已经是雨季。
她曾说爷爷能够辨识一百五十多种毒蘑菇,这引起了华凌霄的注意。他十八岁就在这四周的山林里采蘑菇、认蘑菇,记录下来的也只能辨认出三十几种有毒蘑菇。爷爷难道没有留下记录?
龙飞先生是野郎中,跟随医侠萧暮云走了大半个中国,纵横关东数十年,见多识广,认识的一定更多。
他忽然想起了姨奶司徒敏给他带来的那只皮箱。打开之后小心翼翼地和柳青青查找,果然找到了有关蘑菇的记录!
华凌霄把那些记录单独拿出来,在自己的药食笔记里单独开出一部分蘑菇篇……
蘑菇崴子屯儿的雨季来得早,时间长。每到雨季蘑菇旺生,华子刚来的那时候只知道秋冬两季见一些自然干蘑菇。后来才跟着柳二妞、米雪晴采鲜蘑。不过那时候夏季鲜蘑很难保存,连阴雨天无法晾晒,两天就腐烂得臭不可闻,猪都不吃。华子曾经用炮制房里的大锅烘干,可也很难掌握,不是烤糊了就是没干透。
前年他和柳青青买了一个微波炉,本来是用烘干中药的。烘干蘑菇也不错,不过就是量太小。
华子把梁子老小儿刘四儿他们叫到生产队,打算按照地炕火墙的原理,设计一个红砖干燥室。不但可以烘干蘑菇木耳,也可以在春季雨天烘干山野菜。基本原理就是四周地面烧火散热,顶上有通气孔……
地火炕生火散热,他们在做豆芽生意时就做过,可是这种墙壁都得散热的玩意儿还真费脑筋……
没有烘干室,葛长缨李清华她们对夏蘑菇的兴趣也不大。采回来洗干净,能送进市场饭店的变钱了,卖不了的吃了,吃不了的只能按山野菜的法子洗干净腌咸了。
不过在山区,这种腌咸的蘑菇根本不值钱。
女人们没事儿就聚在生产队一边做女红一边看华子他们设计图样。
大院外传来两声汽车喇叭响,华子扔掉尺子:“最可靠的就是圆形的,像蒙古包那样。门外好像来人啦。”
粱老小儿:“听动静准是轿车,我出去看看。”
华子:“大雨泡天的来咱这儿准没好事儿,显你嘚瑟?”
梁老小儿:“哥,轿车,轿车呀。不是你坏半道儿那破微型子!”
华子:“看也白看,十八九万。你就开你的三蹦子吧。”
梁老小儿:“你说啥时候种地,一垧地一年能赚个轿车?”
华子:“做梦去吧。咱们一垧地赚个一两千都恨不得有人抢,要是一垧地能赚个轿车,老农民一垄地都捞不着。”
柳子富带着两个女人进屋了,是叶飞秋和楚天舒。
华子:“这天气开车走山路,你们俩胆子不小啊。”
楚天舒:“华子哥,叶书记有急事找你哦。”
华子:“她的事儿不是春天那时候就解决了么?”
叶飞秋:“是这样,那个安欣又来吉江市了。”
华子:“她来能咋地?手下败将!还张罗卖她那批粮食?”
叶飞秋:“这回更离谱。据说她要拿那批粮食做抵押,承包全县的山林产出的经销权。如果那样,你以前的那份山林资源规划就危险毁了。”
华子这回笑不出来了:“他妈的,这娘们儿真是打不死的蟑螂啊。她是吃定德化县了。陈化霉烂粮食作抵押,这怎么可能?县局领导都是大傻子啊?”
叶飞秋:“官面上的事儿,不过权钱两个字。你在下边设了五个收购站,蘑菇崴子屯儿山货药材山野菜是核心吧?她的目的是什么很清楚。你是受我的案子连累了,所以我放心不下才特意请调过来的。”
华子:“你说什么,请调?”
叶飞秋:“我这种干部在上面就是过街老鼠,不如躲到下面清净。林业局设立地方管理站,我就申请到青松岭来了。他们也乐得让我滚得远远儿的,免得碍眼。”
华子:“堂堂的县委书记没地方待,一个破鞋娘们儿横行霸道。这叫什么玩意儿?”
葛长缨:“她是不是要夺咱的山货山野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