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山精的中药别名 > 第322章 欺上瞒下(第2页)

第322章 欺上瞒下(第2页)

华子:“我跟你一样,刚听到不到一分钟。”

楚天舒:“这叫什么事儿啊?”

华子:“他奶奶的,自己作死,别怪华子爷爷不讲情面了。”

安欣大言不惭地讲了一通,叶飞秋邀请前辈季临风讲话。

华凌霄站起身:“等等!总经理讲完了。我这个所谓的副总经理是不也该讲讲啊?”

叶飞秋:“我们给你预留时间了。在季先生之后……”

华子:“哼哼,我有几句话向请教季先生,不耽误他讲话。”也没等叶飞秋说话,华子离开座位,几步跨上了主席台。

他一顿椅子坐到了讲台的麦克风前。

华凌霄稳定了一下情绪,吹了吹麦克风:“各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这位季先生。回答好了,我请他吃饭,给他赔礼道歉。”

季临风低着头收起了准备好的讲话稿。他已经开始后悔不该来。他知道,华子开喷,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华子果然毫不客气,绝不留情面。

“一位退了修的学者型老干部,不在家里好好研究自己的学术。出来给粮食贩子做顾问,我请问您有什么高招儿妙策么?如果有,你可以着书立说呀,我们缺的就是这方面的指导啊。”

季临风:“华子,你了解我。我现在……”

“我不了解你!一位高干,竟然搅和到一个虚张声势的经济体里当顾问?是利益驱使吧?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正如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自己跑掉!”

季临风汗都下来了:“华子,你言重了。叶飞秋是我的学生,她盛情邀请……”

华子没理会他说什么:“做为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农村问题专家。我请问,我们省的农科所有什么成绩?为什么农民买种子都要到外省农科所订购?黑龙江省有黑毛民猪、哈白猪、哈白兔,辽宁省有昌图鹅、辽河猪,我们省做什么了?连一个简单的土质化验都得去哈尔滨,我们省都在干什么?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都在跟这些集团赚钱么?”

华子平息了一下语气:“知识分子绝大多数还是有自己的良知。他们宁可放弃自己在首都的舒适高薪工作,来到我省建立山地水文研究所,开发山地经济项目。可是你们省里当官的连三五万经费都不肯拨给。我请问,一个粮食大省,真的穷得缺这三五万么?反之一个退休省长的小老婆,一掷几十万!这就是你要顾问的项目?季先生,您这样下去则吾恐季孙之祸不在颛顼,而在萧墙之内!”

季临风颤抖着站起来:“华子,请你原谅我。我下午就回去。”

“也别着忙。既来之则安之,我的饭店您还没去过。晚上我亲自下厨请你。等我把话说完咱就走。”

叶飞秋:“华子,你还要说什么?”

华子:“哼哼,你事先不跟本人打一声招呼就莫名其妙给我安上了一个副总经理。现在当着这么多干部,又不让我说话。你什么意思?难道让我写成文章发到报纸上去么?”

华子也没看叶飞秋,一转身面对台下:“各位领导,这个所谓的德粮集团,名字挺吓人,其实根本不具备做大宗粮食贸易的资质!”

安欣坐不住了:“华凌霄,你别拿大话吓人。难道只有你能做粮食买卖?”

华子:“说良心话,我十年前就想做粮食买卖,越大越好!可是国家不给政策,我们只能在北门外勉勉强强开了一个农家市场。贸易的贸字都不给!不过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做了十年的准备,光县一把手儿就换了三个!即便如此我们的人才储备也只是勉强凑合而已。可是在德化县,上上下下,连你都能做集团贸易总经理,其他人才在哪里?你敢说不是我的手下败将?”

安欣嗫嚅着不说话了。

华子转向台下:“各位都是各乡镇各局的一把手。我也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各位。第一个问题,作为山区半山区的本县,每年能够达标的玉米总产是多少?全县城乡居民平均全细粮,也就是一日三餐大米白面能保证吃多长时间?德化县城每年的流动人口大约是常住人口的几倍,他们干嘛来了?德化全境,每年有多少新粮能卖到境外去?”

台上台下,内行外行,大小干部,无不面面相觑,悄悄嘀咕。

华子:“由于地处山区,耕地面积狭小,水旱难以控制。如果是平年,每年苞米产量也就在60万吨左右。全县居民大约三十万,每年全细粮包括小米饭,不足三个月,其他九个月还得靠苞米面儿维持。县城还有每年将近二十万流动人口。也就是说德化县境内,除了内耗,每年输出粮食不足十五万吨。那么我请问,本县居民不养活三禽六畜?你们不吃鸡鱼肉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