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糕在秋日盛行,有登高避灾之意。
琼州常闹旱灾,每年秋收之后,当地百姓会带着自家做的重阳糕去拜龙王,也会在重阳糕上撒上凉草粉,取其谐音添“粮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这是琼州当地约定俗成的东西。
那位玲珑阁的厨娘来自琼州,姜绾从她口中了解了这些。
梅香说自己受旱灾所迫,不得已辗转来京,怎会不知道这些呢?
碧螺听的心惊,忍不住道“夫人,既然梅香有问题,那常嬷嬷会不会也…”
“不,常嬷嬷也被她蒙蔽了。”
姜绾道。
“昨夜,梅香送去的锦帕便可证明。”
碧螺立刻反应了过来。
常嬷嬷对蚕丝过敏,姜绾有件披风便是冰蚕丝的,有次常嬷嬷碰了,手上还起了红疹。
“可据常嬷嬷所说,梅香是从琼州投奔而来,与她多年未见,有些细节不了解,也很正常吧?”碧螺问。
“不错。”
姜绾点头,反问道。
“若你有个亲戚,想讨你开心,却送了件你用不上的东西,你会如何反应?”
碧螺挠了挠头:“毕竟对方一片好心,奴婢应当不会说什么,顶多日后不用就是了。”
话音一落,她才反应过来。
方才梅香却说,常嬷嬷将锦帕收下了,还说自己很喜欢。
明明对蚕丝过敏,常嬷嬷却没有说,还特意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原因只有一个。
她为侄女的孝心感动,不忍戳穿,浇了对方的冷水。
反之,若二人是同谋,当看到这锦帕时,常嬷嬷便会察觉到不对,进而知晓姜绾已经怀疑了她们,现在应该有所行动才是。
看来常嬷嬷与梅香,并不是同伙。
碧螺相通了关窍,不由送了口气,又道。
“这梅香平日看着乖巧,不想也是个有鬼心眼的!就是不知是谁将她安插在行止院,又有什么目的?”
“只要有目的,就会有所行动。”
姜绾道。
“不急,让彩蝶暗中盯着她,别打草惊蛇。”
转眼,到了三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