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寻鹤与崔承两家本是同宗,往上数三代分了宗。
他入京后,偶遇崔承,攀谈之下,方知本是同根生。
知道他生活艰难,崔承还曾接济过他,时常到相国寺寻他。
但后来不知怎的,崔承再也没有来过。
崔寻鹤不以为意,很久以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婚书不见了。
那纸婚书,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若非那人死活要把女儿嫁他,他为了减轻对方歉疚心理,不得已才答应下来。
本就打定主意,不会履行婚约。
他如此穷困潦倒,何必祸害人家姑娘呢?
这也是他离开家乡的一个原因。
他想,对方找不到人,自然不会再追着把女儿嫁给他。
他一心为对方打算,却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好心险些害了姑娘家。
发现婚书丢了,他仍不在意。
毕竟,这门亲事,他根本没打算履行。
直到听说崔承的成亲对象是宋谨央,他这才发现不对劲。
但崔承到底是侯府世子,他想来想去,以为这门亲事更适合那姑娘,就瞒了下来。
心中到底不安,时常留心着武安侯府、宋谨央的动向,这才被宋谨央的马车撞到。
出乎他的意料。
宋谨央非但没有嫌弃他,还亲手制新衣给他,安排他进鹿鸣书院,得到孟山长的看重。
在书院的这段时日,他真正感受到被人尊重的温暖。
不论是山长,还是竹林有过一面之缘的云沐青大师兄、山长的侄儿孟济远。
无一人因为贫穷轻视他,反而因他的聪慧与学识而敬重他。
这一切,全是宋谨央之功。
这一刻,他无比后悔,自己的愚蠢让他错过了这么好的姑娘。
没过多久,发生了更令他后悔的事。
武安侯府的事情闹大了,还到礼部、顺天府告宋谨央。
他深深地后悔自己的怯懦,让宋谨央遭受了无妄之灾。
打定主意要到公堂上辩解此事,武安侯世子突然撤回了诉状。
但事情毕竟发生了,他不可能逃避不理。
在宋梁回京后,硬着头皮上门,主动认错。
气得宋梁七窍生烟,叫他赶紧滚。
该!
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但是,他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向宋谨央致歉。
宋谨央根本猜不到,她前世与崔承的亲事,竟然是一场天大的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