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强烈的超声波顷刻间卷挟了两人,防护服的真空层能应对超声波,但很快林熄发现异常,九尾出现了卡顿,下载进度卡在97%无法再前进,短暂地恢复,九尾发来了信号异常的提示。
与此同时,贺硝的防护服与腕带断联,系统紊乱一瞬,贺硝目镜前的面板一花,险些被激光网扫下去。
美杜莎的离子盾盾面已经出现裂痕,贺硝注意到每个目标至少能够同时被三条机械蛇锁定,停留在某一点的时间越久,吸引的激光线越多。
但吸引火力的同时还要注意躲避,这让贺硝不得不时刻移动,这样一来,折射的激光就少的多。
且贺硝没有强有力的计算工具,每次折射的激光并不一定都能击中美杜莎的盾面,这大大拖延了破盾的速度。
另一边,缪斯们抖出两根细长的触角,林熄的防护服也出现连接不良的提示,连带着虹膜都出现卡顿。
他意识到缪斯二周目进化了,头部细长触角不再单单只有触觉功能,虹膜锁定一只二周目缪斯,放大了它头顶的触角,很快发现类似于发射器的组织。
缪斯触角顶端与底端成千上万的细小硬质鳞片摩擦产生热量与电流,顶端与末端携带不同电场,通过触角每秒数千万次震动,从身体中汲取能量,从而使得两根触角发挥了电子振荡器的作用,电场不断交换,产生电磁波,最终对室内的电子仪器产生干扰。
林熄随即明白这是基因选择的结果,上一批成虫触角顶端与末端摩擦并不绝对能够准确产生相反的两个电场。
很显然,这批缪斯在继承了一周目母体基因的同时,自身又产生了新的变异基因,母体遗传的基因与新变异基因相融合,形成了更强的变异体。
按照这个趋势,已有基因代代相传,而新产生的变异基因中,无用的或收效甚微的个体将被杀死。那些能够适应环境的强大基因会在后代体内一代代积累,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一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缪斯成虫。
这个过程实质是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要有一个融合基因的母体,这些变异体就能不断地在死亡的过程中繁衍,自我进化,这就是奥林匹克所谓的母体计划。
但现在问题有二,一是奥林匹克如何催化这些幼虫生长,使之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正常生物几月甚至几年完成的细胞增生活动,甚至实现基因变异,破茧成为成虫。
第二个问题也是现在迫在眉睫的,一周目缪斯对他们的攻击意图来源不明。
也许是出于自我保护,也许是出于天然的基因中的强攻击性,又或许是美杜莎人为打它们的培养皿,激怒了它们,致使它们将破茧而出后第一个见到的生物作为攻击目标。
而二周目基本上属于自然成熟,先前一周目黑缪斯将卵产在靠近舱门的地方,显然不是为了专程阻挡他们的出路,是因为靠近舱门的地方能够接触到外部新鲜的氧气,缪斯与虫卵都依靠氧气而活,这点与其他生物没有任何不同。
而现在舱内氧气已经被一周目与二人消耗的差不多,他们都要靠防护服自带的氧气管维持,这些二周目破壳而出的第一件事不是飞往外界寻求氧气,而是转头一窝蜂的来攻击他们,整齐划一到没有一只掉队。
一代缪斯没有明确地以他们为目标的原因,攻击目标也不会在基因里携带遗传,那么两代缪斯为什么无一例外地朝他们发起攻击?
林熄想到一种结果,虹膜勉强连接,防护服发出高温警报,过量的电磁波与超声波使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果打开真空层,防护服内部会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大量电磁波使舱内急速升温,如果再不散走热量,就会形成防护服舱内爆炸。
如果要散热,就只能关闭真空层,超声波的波长很短,穿透性并不强,但二十多只缪斯同时发散的过量超声波也足以让他们失去行动能力,现在看来,它们的初次进化卓有成效。
高温预警持续不断,九尾在强电磁波的信号干扰下已经完全与实验室断联,中控台离子盾还差10%就彻底损毁。
关键时刻,白怀取代了九尾,直接从系统漏洞黑进资料库,九尾断联,不再能进行信息拦截。
这一举措无疑会惊起奥林匹克总部安全系统的注意,白怀此时别无他法,只能尽力拦截系统警报,同时极力深入资料室内部网络,接替九尾完成剩下3%的资料下载。
林熄击落一只缪斯,在上方飞舞的缪斯群中,一只白色缪斯缓缓下落,这场景似曾相识。
果不其然,它落在了刚才的卵堆上方,同样选择了一个能够与外界接触最大的地方,抖动尾部,开始产卵,林熄还没来得及验证自己的猜想,贺硝倏然落在他身后。
林熄把贺硝的通讯屏蔽了,即使现在开启也爱莫能助。信号已经被干扰的不成样子,他们简单的交流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