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
殿内骤然响起一阵骚动。
亡国的阴影笼罩众人。
文臣武将面面相觑,有人踉跄后退半步,有人低语“怎会如此”。
更有老臣以袖掩面,哀叹之声断续传来。
让他们恐惧的不是宋朝军队,而是站在宋朝阵营的李莫愁,仙凡殊途,凡人怎能抵抗得了仙?
“陛下莫慌,且让臣一观。”
这时,
权相高量成踏前一步,躬身拾起急报。
他展开文书,眉头越锁越紧,半晌后,长叹一声,将情报呈于段正兴案前。
群臣的目光如聚光灯般汇聚于这位权倾朝野的相国身上——高氏一族执掌大理国政多年,此刻的抉择,便是大理国的生死存亡。
大家都想看看他能给出什么办法?
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目光坚定。
“陛下,诸位同僚。”
“我大理国虽山川险峻,然兵甲不及宋军之锐,粮储难支持久之战。若拒敌于国门,恐生灵涂炭,宗庙倾覆。”
高量成的声音沉稳如钟,却字字惊心。
殿内一片哗然。
有武将愤然道:“高相国,我大理男儿岂无血勇?何不聚兵点将,据苍山之险,守洱海之天堑?”
高量成摇头,讥讽道:“宋朝有李莫愁仙子相助,胜负就已经注定了。难不成将军有信心对抗修仙人?何况百姓何辜?届时城破之日,恐比安南屠城更惨。”
“……”
段正兴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临安的间谍前几天紧急传回国中的情报,南宋朝廷和李莫愁达成合作。
彼时他便知,宋朝终有一日会将目光投向西南。
可未曾料到,这一天竟来得如此之快,如暴风雨摧折孤枝。
“陛下。”
高量成忽地跪伏于地,声如金石。
“臣有逆耳之言,却不得不言。”
“若抗拒宋军,臣等可战死沙场,陛下可殉国明志。然大理百万子民,将成刀下冤魂。”
“臣请陛下以苍生为重,主动易帜归宋。如此,虽失国号,却能保黎庶平安,宗庙香火不绝。”
这是要逼迫皇帝退位啊。
殿内陷入死寂。
大臣们可以接受,给大理当官是当官,给宋朝当官也是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