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用了半个时辰,那头结束,这边的几样炸货也都可以下锅了。
菜油冒起细泡,面团入锅后没多久便膨胀变黄,徐徐浮起,油温足够,趁颜色最好看时捞出锅,满眼的金灿灿,教人移不开眼,和看到金子也没两样了。
“老二,快来尝尝你夫郎炸的丸子。”
霍凌挑水归来,刚放下扁担,就被叶素萍叫进屋。
颜祺正系着围裙站在灶前,用笊篱捞出锅里最后十几个萝卜丸子。
见他走近,放下手里的东西,端起一旁的碗给他递筷子,“刚出锅的,趁热吃。”
霍凌想伸手接筷子,又见手上蹭了灰。
颜祺也注意到,于是飞快瞄了一眼大嫂,然后夹起一个,送到霍凌嘴边,小声提醒,“这个不太烫。”
霍凌放心地一口叼走。
“好吃。”
他嚼着东西,含糊应答。
家里的狗闻到香味,早就聚在门前,留着口水盯着看。
它们都有规矩,不会凑进来讨要,但馋也是真的馋。
颜祺捡了几个形状不太好看的麻花,放凉后喂给它们,从大个儿到馒头,都是囫囵吞进肚,也不知尝没尝出滋味。
三样炸货全数出锅,堆满了半个灶台,锅里的剩油也都舀出来放在碗里,接下来做菜,要用油的时候就直接舀这些用,够做好几顿的。
有了这些垫肚,到晚上时一家人也不怎么饿,简单吃了顿面片汤,只等明日除夕时的那顿年菜。
第94章过年啦
大清早,霍凌站在灶前熬浆糊。
家里买的门神和对子需在今天贴上,用老话说叫做“封门”,不止大门要贴,里面的屋门、灶头、炕头也要贴。
若想贴结实一点,浆糊要用不少,不然没出正月就给风刮掉了,显得意头不好。
他将白面与水拌在一起,搅和成面糊糊,等一点面疙瘩都看不见了,再倒进锅里慢慢熬。
熬浆糊的时候火不能太大,那样很快就会焦糊,炉膛里抽去几根柴,大约小半炷香的时间过去,用筷子一挑,面糊糊都能拉丝了。
“老二,浆糊好了没?”
“盛出来了,晾凉了就能用。”
屋里的霍峰听到这话,招呼霍英一起,两人把卷起的对子展开铺平在炕席上。
家中没有识字的,分不清上下联,故而要翻到背面看,卖对子的都会在上联后面做个记号。
叶素萍和颜祺在旁边用干布擦灯笼,这一对红色的绢布灯笼,当初买的时候不便宜,但比纸灯笼耐用多了。
每年除夕白天里挂上,出了正月撤下,其余时间都拿套子罩好挡尘,至今看起来,颜色还是颇为鲜亮。
放凉的浆糊比热的时候更黏,霍凌用手指沾了一点试了试,两边指尖碰到一起,分开时扯的浆糊拉丝,残留的那点搓了半天才搓掉,就知是成了。
两兄弟长得都不矮,只有贴横批时需要踩下凳子,颜祺牵着英子,站在不远处帮忙看有没有贴歪。
“现在正了么?”
被一通指挥后,霍凌和霍峰把对子定在一个位置不敢动,见颜祺点了头,才把抹足了浆糊的红纸用力拍下,按了一会儿才收手。
叶素萍站在院子里没出来,等对子贴好,灯笼挂上,才慢慢走出来仰头看了一眼,笑道:“这么看,一下子就有年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