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现实版的当初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之前《投名状》筹备的时候,陈可欣是有意让景恬出演女主的,双方都谈的差不多了。
谁知道张辰突然就和金像奖闹翻了,还大骂港圈,得罪了不少人。
偏偏景恬不知道避嫌,还站出来替张辰说话,就把陈可欣架在了火上。
如果他继续用景恬,就等于与港圈为敌。
陈可欣担心影响票房,最终放弃了景恬,双方谈好的合作也不了了之。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事实证明,港圈什么都不是。
他们没法拿张辰怎么样,甚至连景恬也威胁不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那时候景恬只出演过《飓风营救》里的女儿一角,算不上多出名,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可谁知道现在景恬突然就红了。
一部《巨鳄风暴》,景恬的名气堪比一线女星。
更离谱的是他还听说了一件事,景恬和万达院线有关系。
具体什么关系不知道,但只要景恬的电影,万达都是高排片。
《巨鳄风暴》就是最好的例子。
陈可欣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要不要重新邀请呢?
当然要。
所谓的面子在他这里一文不值。
他又不是香港人,没有那些家伙对内地的那种酸葡萄心理。
说起来香港的电影人对内地的感受那真的是非常复杂。
最初,他们是不大看的上内地电影人的,毕竟,香港电影横扫东南亚的时候,内地还在拍一些艺术片。
然后毫无征兆的,冒出来一部《英雄》。
《英雄》的出现真的可以说是震碎三观。
一部电影,票房居然达到2。5亿?
这是香港电影人想都不敢想的。
那个落后的地方居然有如此广大的电影市场?
谁看了不眼红?
这么大的蛋糕,哪怕只是吃上一口,都够满嘴流油的了。
所以香港电影人就开始了作死之路,一边觊觎人家的市场,一边还摆谱装大爷。
这几年,因为这个引起的冲突不知凡几。
但陈可欣就没有这种心理,他是泰国人,他拍电影纯粹就是冲着赚钱来的。
正经的片酬要赚,不正经的他也要赚。
前阵子他刚刚和李连杰谈好了,李连杰答应搭档《投名状》的男主角,开价一千万美金。
他都想好了,对外宣称就是一个亿,就这还是友情价,自己私自吞下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