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不差钱!20 > 第472章 各国耐压钢性能(第2页)

第472章 各国耐压钢性能(第2页)

其中,镍铬系921钢,综合性能较好,被选用为第一代核潜艇耐压壳钢材。

然而,在实际投产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难题。

由于当时采用的是平炉冶炼技术,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以及硫、磷等杂质含量过高,导致钢材性能大打折扣。

这使得首艘核潜艇耐压壳的实际屈服强度仅有420mpa。

虽然其性能远高于国内正在仿制的常规潜艇所用的特种钢,可以保证潜艇作战深度达到220米,极限深度达到250米。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直到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内冶金工业条件的改善。

921钢开始采用电炉冶炼,并配合炉外精炼,然后进行开坯轧制及热处理,其配套的铸、锻钢也相应进行了工艺改进。

经过这一系列优化,最终演进出921a钢,使钢材的实际屈服强度稳定在

590mpa。

进而使得潜艇作战深度达到250米,极限深度达到305米。

90年代以后,为了打破国外资源垄断局面,助力国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决定自行研制一系列高合金钢。

科研人员们以无镍合金钢为基础,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试验,成功自行研制出一系列适用于舰船的锰系无镍铬钢和低镍铬钢。

其中就包括901、902、903、904系列钢。

这些新型钢材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功应用到了当时正在建造的一系列海军舰艇中。

随着海军对装备的要求不断提高,军舰用钢的研发工作不断发展。

此后,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又成功研制出了440mpa级的945钢、785mpa级的980钢等一系列新型钢材。

与此同时,之前研制成功的921a钢,其加工工艺也在持续改进。

经过不断优化和创新,921a钢的屈服强度达到了590~745

mpa。

但是,这一水平仍然仅相当于欧美国家七八十年代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鹰酱为例,他们在潜艇用钢的研发上起步较早,技术也相对成熟。

早在40年以前,潜艇使用的还是屈服强度仅为220mpa的低碳钢,潜艇下潜深度较浅。

到了四五十年代,鹰酱开始采用屈服强度为340mpa的碳锰系低合金高强度钢hss来建造潜艇。

这种新型钢材的应用,使得潜艇的下潜深度有所增加,达到了100~200米,从而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

58年以后,鹰酱在潜艇用钢的研发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他们开始使用屈服强度为550mpa的镍铬钼系,淬火回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hy-80来建造潜艇。

接着,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处理方法,又发展出了hy

-

100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