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贾琮本人,也是费力地才整明白。
明白之后,贾琮心中暗道,自己有那么变态的实力嘛?
这句话要是放在右相秦思源身上,还说得过去,那一日,百官俯首的一幕,贾琮可记着呢!
说贾琮是祸国巨憝,贾琮一个刚入朝堂还没几个月的人,有这个本事?
这御史中丞都将贾琮说成为严嵩了,权倾朝野了。
贾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本事?
就在贾琮心中吐槽的时候,接下来,又有几个官员齐齐上阵,都是参贾琮的。
文官阵营这边,可以说是齐齐出动。
这一幕,让贾琮真有种举世皆敌的感觉。
虽然贾琮已经做好了孤臣的准备,但是这一幕,还是给贾琮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这些文官,平时看起来你好我好。
一旦触碰了他们的利益,那也是好比疯狗一样的,一起咬上来。
皇帝庆云北表情虽平静地看着这一幕,但心中却不平静。
当了十多年皇帝了,皇帝庆云北自然清楚这些臣子是啥样的。
这朝堂之上,忠于他这个皇帝的官员,只有一小半。
至于另外一大半,成分就有些复杂了。
这其中有一半是太上皇的势力,还有就是右相秦思源的势力。
太上皇的势力,和江南紧密相连。
而右相秦思源,虽是皇帝庆云北提拔的,但是其江南出身,如今更是江南势力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
这双方势力,难免会有纠缠。
也是因为如此,皇帝庆云北这些年一直未敢有大动作。
不过,皇帝庆云北忍了十多年,终于是等到了可以动手的机会。
如果不能借着北征草原的威望,肃清朝堂的话,那么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文官对贾琮的弹劾,皇帝庆云北并没有放在心上。
贾琮是皇帝庆云北亲自挑选的刀,皇帝庆云北自然清楚贾琮这把刀的情况,别说什么祸国巨憝了。
只要皇帝庆云北一句话,贾琮顷刻间就会灰飞烟灭。
所以皇帝庆云北才不会信什么祸国巨憝,只是贾琮拿捏到了他们的利益要害,这才群起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