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11次;旱灾,9次;地震山崩,6次;大疾疫,5次;大火灾,2次;大蝗灾,1次;大风灾,1次;大雪暴,一次。
其中,北方发生的灾害就达35次!
明确发生在关内和河南地区的灾害,就达22次!
11次大水灾中,9次俱在河南,两次均在山东和河南!
而5次大地震,均发生在关陇地区!
……
“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
“是岁,山东、河南大水,漂没四十余郡,重以辽东覆败,死者数十万……强者聚而为盗,弱者自卖为奴婢”
“后关中连年大旱。”
“是岁,大旱,疫,人多死,山东尤甚。”
“自淮及江东绝水无鱼。”
“是岁,大旱,疫,人多死,山东尤甚。”
“京都大风,发屋拔树,秦、陇压死者千余人。地大震,鼓皆应”。
……
也就是说,大隋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
这天灾多了,也就淫荡了!
连续三个淫荡,等于是给大隋和广皇帝三年击!
伤害值就开始爆表了!
但这,还都不是临门一脚!
真正给大隋大放血的,是隐藏于野、隐藏于政后面的那些大势力、大门派!
活跃的经济、自由的文化、短暂的基础,给了仍然强大的余孽们反弹的欲望、力量和空间。
而一切的基础,恰恰是其庞大的人口!
文皇帝和广皇帝两代帝王,利用各种手段,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在进行削弱、消耗、打击旧势力。
然而,效果呢?
造反的力量,源源不绝。
其实,所有王朝建立初期,遇到的难题都一样!
前三到五十年,始终是新旧势力激烈的交锋期。
这三五十年,也是一个新生王朝,最最危险的时候!
大隋,也概莫能外。
这个时间,也恰好是阿布穿越到达这个空间的时刻!
此时,也是整个大隋朝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最活跃、宽松的时期。
活跃,宽松,并不是好事!
大隋的回归正统、拨乱反正、理序固基,做得不是不好,而是不够。
它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表面形式和边界认同之上!
内部,却危机四伏。
关于谁是谁非、谁是国之正统、谁是这个时代的最有权力者等的争论,一直存在!
杨氏家族?
关陇势力?
山东势力?
江南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