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站在路旁对悟空道:“徒弟,这里人物衣冠,宫室器用,言语谈吐,与我们东土大唐一般。我还记得我的生母也是抛打绣球定姻缘,结为夫妇的,这里也有这样的风俗。”
“师父,我们不如去看看吧。”
“悟空,不可,不可!你我皆是出家人,不方便,恐怕引起嫌疑,招惹是非。”
悟空道:“师父,你忘记了布金寺老僧的话了?我们一则是去看彩楼,二则是去辨明真假。再说此时那皇帝只想着听公主的喜报招驸马,哪里有心思临朝理事的?去吧,去吧!”
唐三藏只好与悟空一起,跟随众人去看抛绣球。
谁知此去正是翁抛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原来天竺国王因为喜欢山水花卉,去年带着王后、公主在御花园月夜赏玩,惊动了一个妖怪,将真公主摄了去,他自己变做一个假公主。假公主与真公主一模一样,国王分辨不出。
那假公主知道唐三藏今年今月今日今时来到此处,他便搭起彩楼,要招唐三藏为夫,采元阳真气,以炼成太乙上仙。
唐三藏师徒两个跟着众人来到彩楼下,那假公主焚香祝告天地,左右有几十个宫女侍候。
那彩楼八面都有窗口,假公主瞪大眼,见唐三藏走近了,他便将绣球一抛,抛在唐三藏的光头上。
唐三藏心惊,急忙用手想弄掉绣球,谁知那绣球一滚,滚入了衣袖中。
彩楼上齐声叫道:“哎呀,打中了,打中了个和尚,打中和尚啦!”
十字街头那些公子、王孙,客商人等,哪个不想做驸马?个个想着荣华富贵,见公主将抛了绣球下来,便拼命要来抢。
孙悟空使出神力一推,众人便跌倒在地,没有一个能近身的。
此时楼上的宫女宫娥,大小太监都赶下来,见了唐三藏便跪在地上道:“请贵人入朝贺喜。”
唐三藏吓得六神无主,魂飞魄散,一昧骂孙悟空道:“哎呀,你这死猴头,你又来气弄我了!”
悟空笑道:“师父,绣球打中你的头,滚落你的衣袖,干我何事?怎么埋怨我呢?”
唐僧道:“悟空,如何是好呢?如何是好呢?”
“师父,不用怕!且放心。你跟着他们入朝见驾,我即刻回馆驿报给八戒沙僧知道。若公主不招你做驸马,我们便即刻倒换关文起程。万一国王一定要招你,你便对国王说要见一见你徒弟,要嘱咐他们一句。此时老孙便入朝,自然会辨别真假。这个叫倚婚降怪之计。”
唐三藏此时已没了主张,走也走不掉,只好听从悟空安排,被宫娥簇拥至楼前,跟着公主上轿,摆开仪从入朝。
早有黄门官去禀报:“万岁爷爷,公主同一个和尚回来了,定是刚才抛绣球抛中的,如今在午门外候旨。”
国王见找了个和尚回来做女婿,心中不快,想要赶走,但不知道公主意下如何,只好先宣上殿再作打算。
公主与唐三藏一起来到殿下,这回正是一对夫妻呼万岁,两门邪正拜千秋。
行完礼,国王宣上殿问道:“和尚,你是哪里来的?怎么被朕女抛绣球打中的?”
唐三藏道:“贫僧是南赡部洲大唐皇帝差往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的,因为要倒换关文,路过十字街彩楼之下,谁知被公主绣球打中。贫僧乃是出家之人,怎敢与金枝玉叶为偶呢?万望陛下赦贫僧死罪,倒换关文,打发贫僧早赴灵山,见佛求经,返回东土,贫僧永感陛下的天恩。”
国王道:“哦,你是东土圣僧,正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寡人的公主今年二十,未曾婚配。今日是年月日时都吉利,故此在这个时辰来结彩楼,抛绣球以求佳偶,谁知抛着你。朕虽不太愿意,不知公主意下如何呢?”
假公主即刻上前磕头禀奏道:“父王,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小女有愿在先,告奏天地神明,撞天婚抛绣球来定婚姻。今日打着圣僧,乃是前世之缘,岂敢变换。我愿招他为驸马。”
国王见女儿不嫌弃,便即刻宣钦天监正台官选择日期,又出旨告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