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到底是繁荣昌盛,还是无道衰弱,从此便只系在朕一人身上,再无人可掣肘,亦没处推诿过错了。”
“朕贤明,则国强,朕昏聩,则国弱。”
“父皇您这么想就对了。”周睿欣喜道,“眼下大周在北域局势中也算是占据了一定先机,而父皇您又踏入了真圣,可谓千百年来最好的时期,对外,依旧按计划行事,对内,其实真的可以大刀阔斧进行一定改革了。”
“定要抓住此次机遇,将我大周的沉疴旧疾统统根除,让大周以建国以来之最强状态,从这乱世之中杀将出来,开创我大周盛世!”
老皇帝瞥了他一眼,摇头笑道:“你也莫要只说这些漂亮话,朕是人不是神,一个国家的沉疴旧疾何其之多,囊括了民生、制度、律法等等,方方面面,真要说起来,其实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岂是这般简单便能清除?”
周睿点头道:“虽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但眼下外部形势不容乐观,没有多少时间留给父皇了,自然要先治病,挑大病治。”
“行了,莫要说了,你不就是想让朕出手,替你提前扫平那些门阀士族们,朕答应了。”老皇帝有些故意道,经过方才的这段对话,他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也有心情开玩笑了。
“父皇误会儿臣了,儿臣绝无此意。”周睿当即有些委屈道。
若不是这些门阀士族尾大不掉,制约了大周发展,也就制约了他们父子二人刷功德的进程,他才懒得去招惹这份闲事。
老皇帝本就是开玩笑,没有继续揶揄,笑道:“罢了,不管你有没有这个意思,朕总之是答应了。”
说着,他又补充了一句道:“不过,你这个太子也别想着坐享其成,此事既是由你提出,便由你去执行,朕只负责造势,冲锋陷阵之事,仍由你去做。”
太子一愣,当即露出喜色,道:“儿臣多谢父皇栽培。”
“呵,你倒是反应快。”老皇帝露出满意之色,没有再多言。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老皇帝不自己雷霆出手,而是搭台子给太子唱戏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在主动为他造势,让他在朝中树立威望。
这件事如果办好了,太子之位就真的彻底稳固了,太子之威望也将不可同日而语。
“莫要高兴得太早,这事可不好办,可以是栽培,亦可以是考验,考验你这太子到底能否堪当大任。”老皇帝告戒道。
“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周睿当即道,这一刻,终于不再遮遮掩掩,颇为霸气道,“区区家臣,儿臣若是都收拾不了,那便太对不起这‘太子’之尊了,将来又何以助父皇纵横北域,甚至问鼎北域?”
老皇帝闻言有些侧目,满意道:“很好,这才像个太子的样子!以往你要藏拙,朕理解,既然当了太子,今后便莫要再藏那劳什子拙了。”
“尤其在朕跟前,你藏给谁看?”
“还是你觉得,朕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容下?”
“若是容不下,朕何必这么早立你这个太子。”
“多谢父皇教诲,是儿臣小家子气了。”周睿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道,“主要藏了这么多年,习惯了。”
“陋习,速改!”老皇帝训斥道。
“臣也要多谢陛下爱护,方才在朝堂上专门说了那句话,将臣从这个巨大漩涡中择了出来。”方林适时开口,主动为自家老头解围。
自家老头子被老皇帝训斥的场面,你要说他幸灾乐祸吧,那绝对是不能,可是他怎么这么想笑呢……
为了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只有开口,转移话题。
果然,老皇帝有些意外地望了他一眼,点头道:“你倒是心思灵巧得很,能感知到朕的深意。”
说着,他的眼里露出暖意,继续道:“你这次为朕所做的一切,朕记在心里,偏偏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又不能嘉奖于你,若是再不护着些你,朕成什么人了?真要如此,你这小子,指不定在心中怎么腹诽朕凉薄呢。”
“陛下说笑了,臣敬您爱您还来不及呢。”方林很是恬不知耻道。
“是将你小子择出来了,但压力全给到本宫身上了。”太子也笑了起来,他作为当事人之一,自然明白方林的感谢在哪里。
老皇帝在殿上对着他说的那句“倒是顺你的意了”,便已经将这件事的全部责任,从方林身上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否则散朝之后,惊怒交加的门阀士族们,不敢将怒火发到皇帝和太子身上,挑起这事的方林怕是要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