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穿越时代铅笔 > 第698部分(第1页)

第698部分(第1页)

的每日热量配给足以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不会处于饥饿状态。

但是,吃得饱并不等于吃得好,如果想要吃到纯粹的精制白面包和鲜嫩多汁的牛排,或者弄些精面粉和鸡蛋粉自己下厨做糕点,市民们就只能花几倍到十几倍的价钱,冒着被抓的风险,到黑市里去采购……在某些地方,城市里的人经常徒步跋涉几十公里,到农村用手中的财物向农民偷偷换取食品。

然后,各州的地方政府和议会,还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于压缩粮食消费的战时限制措施——加利福尼亚州规定:在宾馆和餐馆里进餐被限制在两道菜,其中只有一道可以是肉菜。纽约州规定:酒类不仅需要凭配给票购买,而且每星期仅销售两天。华盛顿州则规定面包房在战时禁止制作蛋糕和泡芙。德克萨斯州规定普通人只能购买脱脂牛奶,只有孕妇和儿童可以购买营养更丰富的全脂牛奶。新泽西州宣布,在战时用普通食品喂养宠物是犯法的,结果许多市民因为用面包喂鸟而被罚款。饥荒情况最恶劣的缅因州规定土豆应当只以带皮的形式上桌,在所有的饭馆和餐厅里,都一律不可使用土豆削皮器。产粮区的路易斯安那州则规定,为了保证国民健康,在用于烤配给面包的面粉里应当加入钙和维生素,虽然现实中很难真正做到。

尽管出台了这么多限制食品消费的战时措施,但除了给普通人的生活增添各种麻烦之外,实际的效果却是相当之可疑。作为一个地方自主权很高的联邦制国家,美国中央政府即使在战时的权力,也远远比不上穷兵黩武的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因此对农业的统制监管搞得很不成功。无论官方如何制止,食品的黑市买卖依然越来越猖獗,就如同当年禁酒令时代的私酒生意一样——黑市的暴利反而让农民更加乐意把农产品卖给肯出高价的黑市贩子,结果有限的食物更加无法进入合法流通领域,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黄油,鸡蛋和猪肉产量入了黑市,而不是政府的配给食品店,导致普通人的生活更加艰难。当在兵工厂干了一天苦活的重体力工人啃着添加了大量土豆粉和鱼粉的腥臭黑面包之际,上流社会的绅士们依然在豪华餐馆里大吃大喝。

为了教育人民努力应对食物短缺的危机,在幕僚们的一致要求下,杜鲁门总统硬着头皮恢复了罗斯福时代的“炉边谈话”,在收音机节目里宣传各种节俭措施,劝说城市居民在花园和阳台种植蔬菜而不是花卉,以及劝说农民拔掉需要较高温度才能正常生长的玉米,多种植高产而耐寒的土豆……总统夫人则建议家庭主妇多用代用品,例如用酸奶代替奶酪,用土豆泥代替面粉,用蔬菜粉代替水果,用香草加人造黄油代替奶油。

此外,还有科学家和企业家为了解决肉类供应的短缺,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利用培养酵母菌来生产蛋白质,其基本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木材和造纸废水转化为糖,据说这种酵母蛋白经压榨后的成品口感很像是猪肉和牛肉,所以号称是“人造肉”,可惜消费者普遍认为其口味甚至还远远不如斯帕姆午餐肉罐头……

事实上,目前美国政府手里战略储备物资,其实还算是比较充裕的,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发达农业国家,即使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争消耗之后,联邦政府依然储备着足够全国人民食用一年多的粮食、糖,二十五万吨的猪油、腌肥肉和黄油,以及大量的饲料用燕麦、玉米,此外还囤积了很多皮革、布匹和丝绸。至于未受气候异变影响的煤炭和石油产量,更是足够满足本国最大限度的需求还绰绰有余。

但是,冰岛的火山从春天一直喷发到秋天都没有任何停息的迹象,巨大的火山灰云团不仅覆盖了整个冰岛,还在被风力推动,逐渐向着四面八方蔓延……所以谁也不知道这场对全球农业而言的浩劫还会持续多久,更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几个“无夏之年”——所以,对此早作准备,提前采取节省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时局和巨大的压力之下,杜鲁门总统也丝毫没有考虑过停战求和的可能性……

※※※※※※※※※※※※※※※※※※※※※※※※

PS:台湾那边真的向大陆果粉募捐了!党国大佬们自己一毛不拔,却号召大陆果粉每人捐款两百元人民币,以给本党同志发工资。而台湾那边的正牌党员,却只有百分之二十是按时缴纳党费的——看着那副“让你们下等大陆人送钱是我给你们面子”的嘴脸,想来只有受虐狂和对党国爱得深沉之辈,才会慷慨解囊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树倒猢狲散的先兆

第一百二十七章、树倒猢狲散的先兆

在三战正式爆发的十个月之后,杜鲁门总统已经很清楚,美利坚合众国是肯定打不赢这场世界大战的了。

但是,他同样也很清楚,作为一个弱势的瘸腿总统,他是没办法让美国退出这场必败的世界大战的。

——在各条前线屡屡大败、一溃千里的情况之下,美国想要主动求和,就得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

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向苏联求和的代价,比向纳粹法西斯求和的代价还要高得多:到了现在这会儿再向苏联屈膝的话,那么就得被强迫采用计划经济制度,或者至少是坐视大半个世界变成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或许还能保留下来,华尔街金融集团却是铁定要完蛋——债券、股票等等一系列金融游戏都没得玩了。

——美国这个国家固然付得起这样的代价,但在幕后掌握着美国的金融集团却付不起这个代价。

所以,他们决定绑着整个美国一起战斗到死,而杜鲁门总统也只能乖乖地听从吩咐、如数照办。

否则的话,椭圆办公室门外的特勤处警卫就指不定会在什么时候闯进来,朝着他的太阳穴上来一枪。

——凡是仔细钻研过美国政治历史的有心人,都会注意到一条或明或暗的线索,那就是以美国总统为代表的美国政府,与美国的资本寡头,尤其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寡头,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的隐形战争。

1913年之前,这场隐形的秘密战争还是互有胜负,寡头们还没法彻底控制美国金融与财政部门,但政府也没办法彻底压制住金融寡头。到了1913年底,以美联储的成立为标志,寡头们总算是取得了最终胜利。

同样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美国现任、候任和卸任总统及其家人,都纳入了特勤处的永久“保护”之中。

而特勤处又是一个什么组织呢?请大家千万不要把它理解为中国人印象之中的大内侍卫和中央警卫局——1865年6月5日,为打击日益猖獗的伪造货币等经济犯罪,美国财政部成立了美国特勤处。1901年,麦金利总统遭到暗杀后,国会提出特勤处把保护总统作为任务之一,并于1906年通过立法确立。至此美国特勤处被赋予双重任务:保护美国货币和美国总统、副总统等政要。1913年国会批准财政部领导的特勤处对总统和候任、卸任总统的永久保护。至此,美国国家的中枢神经已经全部被掌握在了金融寡头的手中。

——从1913年开始,在任和任后的美国总统及其全家都受到“特勤处”的终生保护;“特勤处”又受美国财政部的独立领导;美国财长职务又几乎都是由来自美联储和各个金融公司(诸如后来的高盛)的高管担任,相当于华尔街大佬们的打工仔……也就是说,白宫的特勤处人员根本不是总统们的保安,而是华尔街公开安插在他们和他们家属身后的监军,时刻担负着监视甚至处决不听话总统的重任,给总统提供保护的工作只是附带的义工而已——肯尼迪总统在街头被刺杀的时候,正是由这个“特勤处”在为他提供“保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