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穿越时代铅笔 > 第415部分(第2页)

第415部分(第2页)

当然,称帝典礼、分封百官之类麻烦又烧钱的琐碎小事,华盟就不包办了,你们自己随便瞎折腾吧!

于是,在得到华盟总部的批准之后,闽西、赣南山区也犹如脱缰的野狗一般,霎时间就冒出了二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帝国”,甚至还有国号互相重名的……其中既有走“正规程序”,得到华盟合法册封的“亲髡皇帝”,但更多的则是随大流跟风自立为帝的草头王:之前这些土匪头子或山寨寨主觉得自己实力太小,不好意思称帝,怕被人笑话。谁知对面山上那条瘸腿老海狗居然都当了皇帝,自己岂不是在名分上矮了这个老对头一大截?没得说!赶紧开流水席组织典礼称帝吧!这皇帝他能当,凭啥我就不能当!

接下来,当“大萌国”皇帝张献忠,带着他的“萌军”从南昌继续南征的时候,却惊讶地迎来了一支由五位皇帝率领的联军,结果双方赣江上游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六帝会战”,厮杀极其惨烈。最终以联军的三位皇帝战死,赣南联军兵败崩溃,而从北面来的“萌军”也损失惨重,不得不主动撤退而告终。

※※※※※※※※※※※※※※※※※※※※※※※※

然而,闽西、赣南山区土匪窝里的皇帝大爆发,还不是崇祯七年这场称帝风潮的终点。

事实上,随着大明王朝土崩瓦解,中国政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后,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有无数的豪杰在蠢蠢欲动。而随着中国的皇帝数量好像恶性肿瘤一般急速增殖,越来越多的草莽英雄也都开始想入非非。举例来说,在河南洛阳大周国的治下,就发生过一起重大谋逆事件:当地伏牛山区有个刘姓山寨,几个山寨的头头似乎是闲极无聊,一番长谈之后决定成立帝国,于是推举家族中年纪最大的那个老头当了皇帝,宣布那个山头以及附近几百亩山坡地为大汉帝国领土,之后再宰了两头山羊放了两挂鞭炮“封赏群臣”,呼啦啦一家伙就从那个山头上冒出了上百号公侯、将军、尚书,最差的也捞到了一个四品大员。

其实这事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因为长期战乱和旱灾的原因,这年头河南的盗匪多如牛毛,而类似于伏牛山刘家寨这样以家族为单位的半独立势力,更是遍地都是,官府对他们的要求大多是收点税就完事,而且这帮家伙虽然称了帝封了官,但到底也没什么“朝廷大事”给他们处理,临到头也还是种地的种地,放羊的放羊。所以直到一个月之后,才有某个县城衙役偶尔听到乡下亲戚当笑话谈起此事,而这个衙役当时也没认为有啥大不了的,随口又把这事当成笑话转述给了自己的同事,最后终于落到了县令的耳朵里。

但县令却深知这件事情在政治上的严重性,当时一听就吓了个魂不附体:自己治下居然冒出一个“大汉帝国”,这还了得?立即一边发出紧急公文,星夜投递府城,一边组织衙役、民壮,合计五十余人“大军”上山讨伐,数日后顺利逮捕“大汉帝国”的皇帝、亲王、公爵、尚书等数十名大员,旋即押送洛阳献俘。

而洛阳城内的大周皇帝吴襄陛下,则是首先被一封层层润色加码的公文吓了一大跳:自己身边啥时候冒出来了个“大汉帝国”?!随后便郁闷地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群老农民闲的没事在玩过家家……

第491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八)

第一百八十二章、今年中国盛产皇帝(八)

然而,在崇祯七年中华大地上诸多做着皇帝梦的家伙之中,伏牛山刘家寨“大汉帝国”这帮玩过家家的无聊老农民,还不算是最离谱的。毕竟他们至少纠集了几百人,占了一块小小的地盘,而且脑筋也算是比较清醒的,没有贸然攻打县城杀官造反,以至于“大汉帝国”在“开国”之后,居然还生存了一个多月。

与之相比,北直隶通州乡下的神汉朱老四,在称帝的同时,就拿出全部积蓄,大开流水席招募四方来投的空腹义士,用两天时间纠集了八十多号老弱病残,然后兴冲冲地出兵攻打北京紫禁城——因为全部经费皆已用尽,流水席没法继续开下去,再不快点行动起来回本的话,这帮没饭吃的饿死鬼就要一哄而散了!

结果,这位“神汉皇帝”带着一众饿汉,在承天门前焚香祷告做了半天的法,天兵天将没请来,倒是来了一票恶狠狠的关宁铁骑,当即就刀枪齐下,把这票乌合之众砍得哭爹叫娘、肝脑涂地,最后横尸满街……

当然了,大伙儿既然做了皇帝,那么身为一个男人,除了金戈铁马征战天下之外,自然也忘不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于是,很多草莽天子刚一坐上龙椅称孤道寡,就亟不可待地开始大张旗鼓选秀——哪怕是个乡下旮旯里的小朝廷,哪怕“帝国”初兴诸事从简,但最起码一百零八位秀女还是需要的嘛!

更有甚者,某些草莽天子干脆从登基伊始,就没想过如何招兵买马,而是完全以选美为帝业之根本!

比如在海州“大圣国”的赣榆县,就有个貌似是戏子的家伙,亲眼旁观了花果山圣姑徐馨儿称帝的闹剧,便弄了件戏服里的龙袍,然后决心搞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不过他虽然身无分文,却容貌俊俏,而且忽悠本事了得,硬是说得天花乱坠,所以居然真的有人献女送钱上门求封官——没办法,就连在基本消灭了文盲,网络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社会,尚有许多误入歧途的“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各路忽悠大师给骗得团团转。那么在读书人甚是金贵的封建王朝时代,各种容易忽悠的无知愚民,更是多得成山成海……

只可惜这位“戏子皇帝”刚刚封了几十个丞相、尚书,外加十几个一字并肩王,七十二妃还没凑齐一半,得到消息的“平天大圣”已经派来了十个凶神恶煞的小喽啰,这帮帝王将相也立时就做了鸟兽散。

接下来,那位艳福通天的“戏子皇帝”,就被喽啰们押回去验明正身,削掉了脑袋。而他选来的那些秀女,其中模样端正的,自然是被“平天大圣”收为压寨夫人。至于歪瓜裂枣的,则赏给了手下的喽啰。

不过,由于当今的天下实在是四分五裂,位于各大势力控制区边缘,陷入无政府真空状态的地方比比皆是,所以依然有很多草莽皇帝和草台班子朝廷,不为人知地生存了下来,将这乱世搅动得愈发浑浊……

※※※※※※※※※※※※※※※※※※※※※※※※

对于崇祯七年这场史无前例的“全民称帝运动”,一直在听闻各种相关消息的王秋,只是感觉非常有趣和可笑而已。因为在他的那个年代,中国已经很久没有皇帝了,甚至连皇帝这个名头也被宣传得彻底臭了。

根据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念,在眼下这种天下大乱的年头,什么天子皇帝和王爷都是一钱不值。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只要有块地盘,有点实力,谁有心思都可以当个皇帝玩玩。事实上,历史上的很多著名帝王,比如说朱元璋、石勒、洪秀全之类,似乎同样也是这么过来的嘛,大哥也别笑话二哥啦!

不过本时空的明朝儒生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的心目中,皇帝这个头衔显然分量很重,要知道自从始皇帝的时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都已经习惯了头顶上有个皇帝,认为自己生来就该“上保君王,下安社稷”,甚至无法想象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他们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但问题在于,他们更不知道的是,当遍地都有皇帝的情况下,他们又该如何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新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原本,在东亚大陆这块地面上,无论那些番邦小国再怎么桀骜不驯,夜郎自大,但总的来说,就政治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皇帝乃是“天之骄子”,是至高无上的中央之王,皇帝这个头衔就代表着文明和神圣的守护者,面对周边诸国的君主,具有碾压性的号召力。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拥有了“皇帝”这个神圣无比的称号,谁就是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