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丢出一句,长板坡,然后很果断的选择沉默。在面对群殴的时候,没有人比赵云还合适了。毕竟这个哥哥是经历过七进七出的培训。
周围的将领也开始沉默,用各地的方言鼓励着赵云,不过味道怎么听都有那么点怪。
赵云擦了擦手心的汗,不紧张那是骗小孩和妹妹的,正常人都紧张。现在赵云就开始排除这种紧张,幻想前面不是十八头大象,是十八只毛驴。对就是那种速度不快的毛驴,迈着蹒跚的步子还想上战场杀人。毛驴背上坐的不是士兵,是五十四只乌龟,或者光头狒狒。有什么好怕的。逐步把自己催眠的赵云忘记了恐惧,催马向象兵冲去。
射击,十八支箭用不同的角度向赵云飞来,名将赵云跨下的马怎是凡品,在赵云的操控下横向移动,闪过射来的箭,而后四蹄发力,拉进了与大象的距离。
不要只有你们会射箭,赵云也会。从身后拿出强弓,摸出箭壶里的箭,连发旋珠,向敌人射去。
中了!四朵血花闪过,四只箭射进了大象的额头,把大象射的惊恐,而后回身就要逃,骑手的呵斥没有缓解大象的恐惧,反而让大象加快了逃跑的速度。
四头象上的僧兵无奈,只有跳下大象,各自用脚板向赵云冲来。
赵云非常想把对方的大象都射走,但是因为距离的拉近,弓箭已经错过了最佳射程。无奈,赵云只好拿出枪,向最近的大象刺去。
距离进并不是不能使用弓箭,相反再这个短途的距离内,弓箭的杀伤力成几何的方向递增。但是射手的危险也在成几何的系数递增。
“嗖”“嗖”“嗖”…
箭支如雨,不分先后的向赵云射来,这些僧兵射手已经决定放弃防守,用生命换取射杀赵云的机会。
赵云无奈,只有加速冲,冲的同时没忘记躲避弓箭,当然也没忘记用枪尖在身旁的大象上划出一道纪念。
受伤的大象马上惊恐了,发疯的奔跑试图发泄身上的痛苦。这样的奔跑自然是无序的,无奈的天竺兵只好再次跳下大象,从地面攻击赵云。
赵云依然向前冲,马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形成节奏。好似战场内被压抑的天竺兵的心跳。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的赵云舞动着手里的枪,向落在地面的天竺兵杀去。
斧头兵硬抗了赵云一枪,巨大的冲击力让他在地面上翻滚,两旁的天竺兵见有机会连忙扑上去,妄想用这点机会在马匹快速奔跑的时候,把赵云打下马。
电光火石,雷霆一闪。
赵云的枪从刁钻的角度小幅度的跳跃,而后恰巧的插进了一个天竺枪兵的脖子,另一手忽然多出一把青虹宝剑,卷走了两颗天竺僧兵的光头。
赵云终于闯出天竺象兵的第一次阵型,一共赶走了五头大象,杀了两个士兵击退一个。
原本沉寂的场面发出阵阵的吸气声,想不到这个小白脸居然如此强悍。
夕阳下,微风轻吹。一身白袍的赵云白袍上有点红褐色。敌人的血液开始在衣服上凝固,带着周围的风沙,湿答答的,让赵云忽然很不舒服。
对面的天竺还有十三头大象,收拢后,在前面十二个士兵的带领下开始向赵云缓慢的逼进。
原本还有一个斧头兵硬抗了赵云一次正面攻击,原本天竺兵见他身上并没有什么伤,周围的人也觉得他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结果大家过去一看,这个家伙的嘴巴正在向外喷血。
这一次冲撞已经把他的内脏弄破了。离死不远了。
赵云明白敌人的意图,他们想用前面的步兵做掩护,只要与自己纠缠,让自己不能发挥速度优势。那么后面的象兵就有机会把自己杀了,这个算盘打的好天真。
赵云拍马上前,要让他们记住,他们的对手叫赵云。
第三十四章 赵云
二次冲锋,天竺打算就是以慢打快,只要把对手拖住,那么这个对手自然就会死亡。 作为象骑兵,他们的移动速度是缓慢的,不过如果这里不是平原,而是丘陵或者山地,那么马匹的奔跑移动能力没有大象方便,可惜这里是平原,是马匹占有优势的地方,他们唯一还有优势就是高度,而这个高度太难发挥了,因为赵云的速度太快。
为了对付快速的赵云,也为了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聪明的天竺僧兵做了三道减速闸,第一道是地走兵,而后是七头大象,后面还有六头大象形成的第三道。杀了这个小白脸,我们的国家就彻底安全了。
冲,赵云如风一样与前面的十余个天竺僧兵马上围上赵云,妄想把他拖在这里。后面的七个象兵也发出了七支冷箭。
赵云双手握枪,把枪头抖出七个枪花点掉射来得七箭,而后一拉马缰,好马通灵,赵云跨下马打了个旋子,把周围的天竺僧兵逼退一步,赵云收拢长枪,开始穿冰糖葫芦。
十二个天竺僧兵在赵云的枪下如蹒跚的娃娃,很快就被扎了对透明窟窿,然后永远的睡在了梦中。
象上的僧兵又发来七箭,按照后面六头象兵的移动速度,很快他们将可以对赵云进行有效距离的打击。
赵云催马,躲避射来得弓箭,而后如法炮制,翻弓又是四箭把四头大象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