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又看向严泽安,“老严,你看出什么没?”
严泽安疑惑的摇摇头,“很普通的话。”
许仁点头,“是的,很普通的话。尤其是对你说的这句话,意思不是很明显,但意思就只有一个——相信你的能力。
其实,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对我说的。”
夏青青和严泽安看向许仁,等待解释。
许仁放下信,“我从来没有和李贤喝过酒!到现在为止,也只喝过茶!还有,把酒共话工商业更是没有的。至于说对我的怀疑,这很自然。但在这里特意点出,就不对了!一句话三个错误,李贤显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严泽安眼睛放光,“那么,当初先生和少爷喝茶时候说过什么?”
许仁微微抬头,“当时少爷只说了一句话:先生,小子的一切谋略,就交给先生了。当时我将少爷递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
夏青青忽然抬头,语气干脆:“全凭先生做主。”
许仁嘴角挂起自信的微笑,“那就……进攻吕梁郡吧!我们,要忠于陛下。吕梁郡刺史赵国山和钟山郡刺史石成松,必须要到陛下面前叩头认罪,必须要将所欠的税款交给陛下才行。
而我们也必须要维护少爷大夏国东方都督的权利与威严!”
稍后,许仁再次召集将领,解读李贤的命令。顿时,所有的将领一扫颓废,全都化作了眼睛闪亮的雄鹰,就等着捕猎。
经过商讨,傍晚时分,许仁下令:北辰玉卿汇合严正清,从海岸突击吕梁郡。
严令常林,海军首战开启,不容疏忽。
下令程计明,率领40座战争法器、以及最新生产的20座全金属打造的另类战争法器(不是带螺旋桨的飞行器,而是轻型的战争法器),配合预备役巡逻安阳南方,防止吕梁郡和钟山郡狗急跳墙。
下令其余各级军官,带领剩下的350多辆机车、火炮,以及大量的新兵镇守钟山郡和吕梁郡边界。
传信给大公子李良,从北方压制钟山郡,让钟山郡捉襟见肘。
最后,夏青青、许仁、严泽安、北辰玉卿、方世靖、严正清等人联合请出李贤的都督大印,宣布——勤王!
另外,考虑周详的许仁还请出一份空白圣旨——先前李贤可是得到了足足五百份空白圣旨呢。让北辰玉卿随身携带,随机应变。
第一二四章 铁甲舰出击
郭贵邦,吕梁郡赵国山手下的三位将军之一,而且是最有能力的有一个将军。
赵国山手下有四个主要人物:
文丞、李元明,其实就是谋士。
左将军、郭贵邦,吕梁郡第一将领。负责驻守北方,主要是安阳和钟山郡。
右将军、邹志全,吕梁郡第二将领。负责驻守南方,主要负责南方的东原郡和部分钟山郡。
少将军,赵友丹、赵国山的儿子,不用说这是绝对的亲信,负责防守吕梁郡治所“南梁府”。
此刻,郭贵邦正皱眉看着沙盘,反复推敲可能的战斗形式。安阳打了好几仗、经历了惨烈的战斗,还有强大的火炮、战争法器、还有那什么奇怪的机车,这所有的一切都让郭贵邦有些担忧。
反观吕梁郡,虽然说有四百里方圆,有安阳的几十倍面积,可是战斗人员、战斗意志等等,都远远比不上一直镇守边关、从来不间断战斗的安阳军队!
别人只看到吕梁郡二十万大军,但郭贵邦看到的却是一些缺乏战斗和训练的新兵。在郭贵邦看来,如果安阳的士兵是“铁打的”,那么吕梁郡的士兵,就是“泥雕的”。从没上过战场、只会欺压民众的士兵,不算真正的士兵!
旁边的偏将站的笔直,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郭贵邦忙碌,也不说话。
此刻,外面传来亲兵的声音:“将军,南梁府来信。”
郭贵邦接过信一看,却是有些皱眉。“太子来了,而且还说带来了李贤的亲笔信,说安阳愿意息事宁人。”
偏将看了郭贵邦紧皱的眉头,却有疑问,“将军有何为难的?”
郭贵邦微微摇头,“这些话都是太子说的,不是李贤亲口说的。如果是李贤亲口说的,这话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是别人转述的、尤其是太子转述的,我们就要留个心眼。
这件事情先不要外传,通知前线,继续保持警戒。小心无大错。”
此刻,吕梁郡的南梁府,刺史赵国山送别了太子;太子从安阳离开后,就先到了钟山郡,再到吕梁郡,现在准备继续南下,去东原郡——这是太子给自己准备的后路呢!
也就在此刻,吕梁郡东方海面上,三艘铁甲舰正在飞驰。
常林看着手中简陋的“海图”,直皱眉头。因为大海中有妖族龙族等等,这里一直都是人类的禁地;就算偶尔有高手来到,也不会费力画海图。可以说万事开头难,安阳想要发展航海事业,还有无数的困难要克服。
不过还好,这一次的任务比较简单,从东海边炮轰吕梁郡海边的几个关口,配合主力部队突击。
桅杆上有几个机灵好学的士兵正在观察,他们主要观察的工具,就是望远镜。或许还有很简陋的六分仪、指南针等。总算值得庆幸,这个世界指南针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