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金黄色的,要送入皇宫,我们要告诉所有人,我们做的都是最顶尖的。剩下的八个,拍卖!
制作水晶吊灯的时候,所有的材料,全都用最好的、最贵的,一些吊环等,用不锈钢制作。要保证两年的使用寿命、十年的维修保证,已经研究出来的各种纯色的玻璃,也用起来。做了那么多的准备,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永远只能仰望我们的背影,只能做我们抛弃的低端市场。”
说到最后,李贤意气风发。
孙明老当益壮,“九个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九十个都不成问题。水晶吊灯要使用的模具等,都有现成的。”
李贤嘿嘿一笑,“老师,物以稀为贵。既然是顶级市场,就要让市场处于饥渴状态。只要我们掌控了海魂丝、只要我们掌控了纯色玻璃技术,这个顶端市场,就是我们的私有市场,别人只能流口水。”
孙明看了李贤许久,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评价:“奸商!”
李贤脸皮不是一般的厚:“我就当老师在夸奖我了。另外,所有的彩灯,从现在开始,全都换上两年的寿命,价钱提升一半。我们既然要做中高端市场,就必须要做好质量。”
孙明嘴角抽了抽,无奈的一叹,“我们现在研究出来的最长阵法,可以维持五年,只要纳元阵使用一点海魂丝就可以,只要三寸长度。”
“那就换五年的。”李贤难得大方一次。
“你这么大方了?”孙明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小奸商竟然如此大方?
李贤下一句话就露尾巴了,“价格提升10倍。”
“你当我没说。”孙明败退。
研究部内一时间一片欢乐;接触时间长了,众人之间也不再陌生,李贤也真正的融入到这些“曾经的工匠”们的世界。
欢乐的气氛弥漫在整个青云山谷,两天后,伤残士兵们的家属也慢慢搬迁过来。对这些伤残士兵来说,能重新工作,不仅仅因为有了额外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生命有了新的意义,未来有了希望。
但更热闹的,是两天后的傍晚,夕阳落下时,一排长长的马车队伍横跨一千五百里,出现在青云山谷前方,足足两千五百石的纺织材料送达。
第二十八章 工业的力量
“贤弟,想死我了。”袁昭一下子蹦了出来,好家伙,一段时间不见,竟然蹿到了炼气期七层。
上官勇一肩膀撞开袁昭,“贤弟,让哥哥看看,哇呀,修为好像比我高了点。”
张全最沉稳、或者说深沉,等袁昭和上官勇打完招呼后,才上前来,“贤弟,一共2500石纺织材料,包括棉麻丝三种,另外还有青色、黑色、红色、黄色、灰色、紫色、绿色、桃红等染料若干,足够两万匹布使用。”
“感谢的话我也就不说了,走,我带大家看看,看看一个奇迹的力量。”
李贤知道,无论是张全还是袁昭,都不相信自己能够在年前纺织两万匹布出来,而让他们相信的最好手段,就是让他们看看纺织工厂。
老实说,让别人看纺织工厂,李贤也是做了很多考虑的。无论如何,现在四人还是合作关系,甚至至少未来的五年内也会是合作关系,既然如此,自己就需要“取信于人”。而这纺织机,以及低端的发动机技术,李贤更明白无法长时间保密;既然如此,不如自己主动公开,趁机获取最大利益。
再说,纺织机械是技术含量最低的,让他们看看也就无所谓了。别的厂房大门早已经关闭,关门生产去了。只敞开了纺织工厂的大门。
材料等自然有人去收拾,这样的小事情李贤等人是不用去关心的。
李贤带头,许仁负责讲解,五人一起参观了纺织工厂。之所以让许仁讲解,是因为李贤害怕自己一得意就将不该说的说出来;而许仁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谋士,每句话都是点到即止,让张全三人惊叹、理解,却又不让他们得知更多的。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吗?为什么要叫工业呢?”袁昭看似随意的一问。
李贤嘿嘿一笑,“工匠的发家大业,简称‘工业’,所以这里也叫做‘工厂’。”
正在给几人介绍纺织机械的许仁嘴角一抽:少爷你又在忽悠人了。
最后,上官勇、张全、袁昭站在那第一台联合纺织机前面发呆。看着机器轰鸣,看着布匹好像是瀑布一般“流出”,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张全最先看向李贤,“贤弟,这机器卖不?”
张全发问,上官勇也站转过头来,只有袁昭还在好奇的围绕纺织机看过来看过去,还捻起布匹看看质量,似乎毫不关心。
李贤自然早有准备,听到张全发问,只是说了三个字:“有点贵。”
李贤的意思很清楚:可以卖,但有点贵——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卖布当然赚钱,但最赚钱的却是卖机器——这才是李贤的打算之一!布匹只是产品,而纺织机却是真真切切的摇钱树。
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