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定性分析,对于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需要知道,需要懂,但是对于操作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所有的操作还是要落到买卖点的定量分析上。
03|你是经济学家,还是股民?
好了,回到开头的问题。
消息出来之后,市场必然会有所反应。
其中的关键是,任何一条超出市场预期的信息,都会引发市场的激烈重新定价,市场的波动会加大。
至于如何波动,以及波动的大小,则无人提前确定知道?你知道吗?或者有没有哪位大V知道?反正我们不知道。
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严格遵守系统规则,任何消息都不改变对规则的遵守,这是最简单、有效、专业的应对。
但每一个重大消息出来前后,都是观察市场群体行为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案例。何况这是一个影响重大的事件,是一个关键转折点,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
市场的反应不取决于消息是好是坏,而是取决于消息与市场普遍预期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预期差。
但是市场投资者是多样的、复杂的,投资者的预期并不一致,对同样一条消息出来之后的市场反应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去量化、去应对应对这个预期差,就是投资者应该做的。
散户投资者在这种重大消息出来前,往往会选择去押注某个方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投资行为,而是高风险的。
在不确定的事件前,有的机构会考虑调整仓位,或者对冲风险,这与他们的投资模式相关。这也没有问题,这些机构赚取的是确定性的收益,他们愿意承担因此带来的利与弊。
有的散户投资者也会如此,也是可以的,总比那些加杠杆去赌的人强。但是也必须做好承担其带来的利与弊的准备,并应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能让这种行为成了胡乱操作、追涨杀跌的变种。
多年以前,在投资还没入门的时候,每当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也总想从教科书中、从各种专家的发言中,去寻找事情的真相。
但是往往一无所获,也注定了必然是一无所获,因为既无法把握事件的走向,也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经济学界也存在很多学派,这些学派之间的观点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那样做,对一个经济研究者来说,也许是可以的,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但是对一个拿出真金白银参与股市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却是一条完全错误的路。
而这一点,却让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迷惑于其中,找不到出口,尤为可悲的是至死都不知道错在哪里。
成功的人大多是相似的,而失败却各有各的原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
超过90%的投资者,都在努力用一个经济学家的“专业”姿势,走在股市亏钱的路上。
房地产投资也是如此。
前几天刚怼了一个中介。她一直在鼓动我老婆入手一个小区的二手房,从春节过后就是如此,最近更是疯狂鼓动。
但明眼人轻松就可以看到,最近这半年多市场一直在加速下跌,那个户型的房子最近这半年竟然跌了20%多,我虽然有所预期,但也比较震撼,这种价格运动的规律在房地产市场与股市是一样的。
我明确告诉她,再等一等,等什么时候市场出买点了再说,现在还是加速下跌期。但是前几天她又打来电话,说她在市场一线,掌握最真实的数据,巴拉巴拉。
我本来告诉了她不要着急,再等一等。说过了却不听,加上最烦电话了。所以毫不留情地怼了她。我老婆心善,还让我不要理就是了,没必要怼。但着实讨厌,如果放纵下去的话,她会一直纠缠。
她自己新投资的两套房子,一套别墅,一套小户型,就是在前几年高点附近陆续买入的。当时也告诫过她。但那时候房市正疯狂,她又以专业人士自居,毕竟觉得自己就是干中介的,根本听不进意见。现在两口子勉强支撑,如果不是因为有父母支持,可能就撑不住了。
我们以前也聊过类似的事情,在高点追进去的房产中介并不在少数。你说他们不懂房子吧,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都是一些广为传播,让人听了哑然失笑的理由。
但你要说他们懂吧,那纯属违背良心说瞎话。对于绝大多数房地产中介来说,房子只是他们工作的一个载体。他们的优势在于对房源信息的了解,而根本不在于对房价走势的判断上,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买卖点的量化上都是如此。
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却对此有所误解,以至于误判了自己的能力。人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还不至于犯大错。人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如果再加上人性的贪婪,往往是灾难的开始。
好了好了,聊多了。瞅了一眼,一只个股连板了。没有什么比持仓个股涨停更轻松的事了,因为多数时候就不用看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连板。
这篇文章从昨天晚上等着接娃的时候,就一直在唠叨,一直在写,一直写到现在才写完,将近3000字。好为人师啊!
一聊就又聊了很多,也不知道诸位听烦了没有。今天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