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咱叫刘可乐 > 第218章 遇倭杀倭直至戚部全部阵亡或倭畜全部伏法(第3页)

第218章 遇倭杀倭直至戚部全部阵亡或倭畜全部伏法(第3页)

徐渭在一旁道:“不。戚将军准备与倭寇虚与委蛇,带领戚部主力前往宁海,做出中计导致台州空虚的样子来。”

“待到倭寇放下戒心,扑向台州时。戚部会回师台州。戚部军报中的原话是‘至台州,遇倭杀倭,直至戚部全部阵亡或倭畜全部伏法为止’!”

林十三赞叹了一声:“好气魄!”

胡宗宪从地图前走开,他对徐渭说:“给我找一本文成公的《传习录》来。我要闭门读书。无重要军报,任何人不得进我的书房。”

胡宗宪花了数年时间,给戚继光创造了全部打胜仗的条件。接下来,胡宗宪将会将指挥权完全下放给戚继光。

全看戚继光的了!

徐渭和林十三离开了书房,来到客厅喝茶闲聊。

徐渭是狂士,说话直来直去:“此番若一切顺利,浙江沿海倭寇主力被歼。剩下的小股倭寇不足为虑。”

“大倭寇全死在台州,小倭寇们可能会转而袭扰福建。不过那不足为虑,将倭寇全部荡平不过只在一两年内。”

“一两年后,倭患彻底平定之日,便是胡宗宪戴枷进京受死之时!”

林十三却道:“不会的。若倭患平定,胡部堂是抗倭的第一大功臣。即便严党垮台,皇爷也一准会留用胡部堂。”

徐渭苦笑一声:“我教你三句话。第一句话:不要低估文人的无耻。”

“第二句话:不要低估百姓的愚昧。”

“第三句话:不要低估朝堂的残酷。”

“平定倭患后,朝堂上容不下功臣胡宗宪。朝廷里的那些大人物,只需要一个罪官胡宗宪!”

“唉,我最佩服汝贞的一点,就是他能为了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明知道平倭后他必死,还一门心思全放在平倭上。”

“汝贞对我说过。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价值。他活在世上的唯一价值便是替大明平定东南倭患!”

徐渭一席话可谓是振聋发聩。

林十三大受震撼却一言不发。

说什么呢?

这是什么样的朝廷啊!真心为国尽忠的忠臣、能臣,却难逃身陷不测之地的结局。

党争倾轧,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这样的朝廷,这么多忠臣良将保它有什么用?

片刻后,林十三劝慰自己:或许,那些忠臣良将保的不是朽烂的朝廷,而是大明的黎民众生!

自倭寇四月十九登陆,整整五日,胡宗宪没有踏出书房门半步。只由家仆每日三次入内,送白粥咸菜,更换恭桶。

四月二十三,宁海。戚部大营。

倭寇的临时营地就在十里之外。

戚继光率部返回台州途中,偶然遇到了这股三千人规模的倭寇。双方干脆安营扎寨,准备就地开战。

戚继光召集手下三千将士训话。他用手指向倭寇营地的方向:“诸位,倭寇就在那里!”

自此之后“倭寇就在那里”成了戚家军最简短、最有效也最隆重的战前动员。

一直到戚继光死后数年,这句话还在鸭绿江畔回响,直冲长白山定的云霄间。自然,这些都是后话。

两日之后,一匹快马冲入了杭州城。

快马上的红翎信使高喊:“大捷!大捷!宁海大捷啦!”

红翎信使一直纵马飞奔到了浙直总督府。

胡宗宪正在书房内一遍又一遍的读着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就在此时,他听到了一声高喊:“宁海大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