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口浪尖上,本就门可罗雀的周氏典当行更无人注意。
*
嫡子彻夜未归,将军府又深夜走水,韩宰辅原本未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可下朝后一封密信却令他骤然变色,信中详述韩文朔被苏平知引入太子杀局,险些命丧死士之手。
韩宰辅惊怒交加,立即密遣心腹寻找嫡子下落,同时暗中查探真伪。
独坐书房中,他面色阴沉如水,若此信所言非虚,太子此举实在狠毒,竟欲以韩家嫡子为饵,将整个韩氏化作对付霍延洲的利刃!
更可恨那苏平知,竟胆敢与太子沆瀣一气,简直视他们韩氏一族如无物!
*
陆齐的伤势虽凶险万分,却在持续高烧三日后奇迹般苏醒,这般起死回生,连大夫都啧啧称奇。
他面色惨白如纸,声音虚弱却急切,“苏公子,我知道你在将军府过得并不快活……是将军强留你在身边……”
这位死里逃生的暗卫心知肚明,道出木屋真相便等同背叛,他本该以死效忠,却终究违逆了暗卫的本分。
即便他已决意要在将军面前以死谢罪,却仍盼着少年能得偿所愿。
“趁着其他暗卫还未寻来,你们快些离开吧!”
苏丞闻言,不自觉地望向韩文朔,这三日里,他经历了从震惊、痛苦到愤怒的心路历程,甚至一度想冲回将军府质问霍延洲。
待情绪平复后,他心中只剩对霍延洲的憎恶,以及对韩文朔的深深愧疚。
想到酒楼那夜自己的冷漠,而韩文朔却不计前嫌冒险相救,苏丞更是自责难当。
他素来不擅掩饰情绪,韩文朔察觉后主动开解,二人这才冰释前嫌。
只是如今,知晓了韩文朔的心意,苏丞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份他无法回应的深情……
见少年眼中再无戒备,韩文朔心中欢喜,却也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不自在。
他明白是自己的情意让少年感到负担,但他从不是霍延洲那等强取豪夺之人。
这份情意本就不求回报,只要能见少年重展笑颜,即便天涯陌路,他也甘之如饴。
“子丞,你可愿随我回韩府?”
这提议韩文朔思虑已久,眼下唯有韩府最为安全,身为宰辅府邸,无论是那些黑衣人还是霍延洲,都不敢轻易染指。
苏丞虽信任韩文朔的为人,但将军府的阴影犹在,想到又要寄人篱下,他本能生出抵触。
“你放心,”韩文朔看出他的顾虑,温声道,“我绝不限制你的自由,待风头过去,便送你离开皇城,你想去何处都依你。”
犹豫再三,苏丞终是选择相信,夜深时分,他辞别陆齐,与韩文朔一同登上了周掌柜备好的马车,向着韩府驶去。
*
在此期间,朝堂局势骤变,太子突然上奏,称在将军府走水当晚,官差搜捕时竟在霍延洲书房发现通敌密信。
太子言之凿凿,一众党羽立即附和,纷纷请旨严惩霍延洲。
此事震动朝野,然圣上念及霍延洲昔日战功,未将其下狱,只派兵围住将军府软禁查办。
事关叛国重罪,办案官员不敢怠慢,很快便将调查结果呈递御前,霍延洲与那发现密信的捕头被传召上殿。
就在太子党羽以为胜券在握时,那捕头突然伏地痛哭,供认密信实为太子胁迫他栽赃所致。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太子面如土色,半晌说不出话来。
殿中死寂片刻后,太子慌忙否认,反指捕头居心叵测,一众大臣纷纷为其开脱,甚至诬指捕头才是敌国细作。
谁也没想到,这场由皇帝亲审的案件最后竟出现惊天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