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长风药业9月26日招股 > 第216部分(第2页)

第216部分(第2页)

稍缓了缓,柳镜晓低下头,眼睛却偷偷盯着徐巧芷看:“对了,跟你说实话吧……我们的部队和林一尘交手了……”

徐巧芷的脸上没有什么波动,她更关注的是自己肚子里的小生命,柳镜晓继续说道:“林一尘打得很拼命,司马报告打得很苦,现在是拿下来了,不过找不到林一尘的影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估计是成功突围出去……”

看着徐巧芷很随意应了一声,柳镜晓这才暗地里窃喜,徐巧芷的心还是系在他的身上。

当然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林一尘的突围很有传奇色彩,部队溃散之后,他就地脱下军装,穿上便衣逃跑,不多时和卫兵跑散了,跑进附近的一座寺院。

追兵将近,林一尘干脆剃掉了头发,穿上了僧衣,在佛堂中念佛吃素,完全是个厌世出家的和尚,待过了六七日风声渐宽,他才准备告辞。

寺院主持在这些时日的相处之中,觉得林一尘很有慧根,甚通佛理,便要林一尘正式剃度,林一尘答:“尘缘未了,心愿未结……”

他辗转返回了华北,向张步云负荆请罪去了,说是丢掉了一个旅,张步云却并不怪罪于他,反而拍着他的肩连声赞道:“我心里有数,这一次就你还打了个硬战,连柳镜晓都十分夸赞,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一个旅,全是咱奉军的老兵,你就立即上任去吧!”

林一尘自然是感激不尽。

这边柳镜晓又有新动作,他给司马勘下令说道:“既得陇,复望蜀……”

这意思很明显,他是说:“咱这次出兵是花了大血本的,不能空手而归,要多抢些地盘回来……”

司马勘当即把安徽督军胡杰如架空,请他在省长与督军之间任择其一,胡杰如看得很清楚,他说道:“如果干督军,部队没有粮饷来源,这个督军的位置自然稳固不了,如果干省长,没有部队支持,这个省长就得下台……”

可是司马勘出的是道单项选择题,他只能选继任督军,把民政移交过去,过了一个多月,他手底里的三个师开始闹饷并集体反胡,胡杰如无奈之下,只有答应柳镜晓就任联军总部特别顾问之职,离开安徽到济南赴任去了。

而在架空胡杰如后的司马勘又要来解决淮上巨寇韩志国。

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策马

这个问题还是相当简单的,韩志国虽然有几万人马,但是部队和柳镜晓的交战之中,胜少败多,加上陈升率部退出皖省,胡杰如亦尊柳镜晓为东南的共主,凭他的几万人无法与司马勘统率下的十几万大军对抗,特别是司马勘的指挥下尚有六个属于东南联军精锐的步兵师,他根本掀不起什么波浪来。

他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率部投降,只是投降也有许多种,比方同样是投降,张亦隆能节节高升,现在更是江苏省军的师长,而另外一些就完全不同了,只能靠定期发给的一点工资养家糊口,要捞外快只能去写文史资料。

在这之前,柳镜晓曾多次派使者到淮上,要求韩志国立即举义投柳,只是韩志国认为淮上我为尊,何必到柳镜晓手底下当个小官受气。

到了现在,他的想法就完全变了,他主动联络司马勘要求率部举义投入柳镜晓阵营之中,只不过柳镜晓早已给他的结局定了基调:“淮上军有如流寇,应全部编散……”

因此双方的条件就起了冲突,司马勘的调子是淮上军“无条件投降接受改编”,而韩志国则要求“部队起义,保留原有建制及待遇”,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谈不扰之后,双方摆开了开战的态势,只可惜韩志国实在没有一战的勇气,而莫敌的北伐大军离皖省还远在天边,在这种情况,双方的谈判总算有了点进展。

不过司马勘没有等待韩志国的耐心,他向柳镜晓争取之后,将柳镜晓的最基本部队十七师从江苏调往淮上,展开一副要解决韩志国的态势。

韩志国还在期盼着莫敌的援军,只是远方解不了近渴,莫敌的回报是:“请贵部在淮上再坚持半个月,我的大军立即能开往皖省支援……”

只是眼下别看半个月,就是半天都难以支撑了,最后司马勘总算做了点让步:“部队按投降处理,个人按投诚处理……”

“按投诚处理”就是个人要离开部队和地方,但是保留个人的生活待遇,原本韩志国还要抵抗到底,只是司马勘直接走上层路线,他的不少部将直接与司马勘举行谈判,甚至拉走了部队,结果就是损害了淮上军这个大集体的利益而换取个人利益。

韩志国无奈之下只得通电全国宣布取消淮上军名义,拥戴丁静、柳镜晓领导下的东南联军。

淮上军各部集结之后,士兵就地被打散补入各个部队的补充团、营,此外以淮上军青壮士兵为基础,调入军官和部分老兵组建皖省省军一个师,部分老弱病残则被遣散,军官集中训练另有任用,至于韩志国本人则改任安徽省议会副议长之职,一切待遇从优。

当然了,在文史资料中,对于这次改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说法,都主张自己是支持“投诚”的,而别人是坚决的反对派。

有趣的是,韩志国刚刚率部投降之后,莫敌倒是派人送来了大批军事援助,结果全成了司马勘的战利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