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当然是第一时间告诉她,尹宓怕是想要在奥运前恢复勾手四周跳,但感情上来说即便是顾贝曼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否认。
怎么可能呢,二十岁的尹宓跳十次勾手四周跳能落地三次已经算是绝杀,那时候她还勉强能抓住一个青春期的尾巴。
今年尹宓已经二十五岁,甚至在冬奥会后,她就该过二十六岁生日了。这五年赛场和训练带来的伤势是绝不可能假装无事发生的。
即便心态一直保持着竞技的野心,可身体也会告诉你不行了,该停下了。
不如说,如今尹宓仍能保持3A与4T一定的成功率,已经很了不起。她如果能再跳点4S,更是要让全球的冰迷惊呼。
可4Lz,连那个小男单都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成功的跳跃,放在男单里都是一等一难度的跳跃,必然是横在二十五岁的尹宓面前的一道坎。
尹宓再次起跳,依旧是勾手三周跳,这一次落冰事周数过的超过一百八十度,让她很明显的重心向内摔出去。
顾贝曼被这动静吓了一跳,终于是忍不住快步走了出去。
“正好,换一下项目?”看上去是她朝教练提出建议,实际上这话就是她要做主了。
教练正愁怎么才能让尹宓停一下跟自己较劲,这下天降帮手当然连忙让位,“来来来,让顾贝曼给你再顺一下。”
尹宓滑过来的动作有点不情不愿,顾贝曼心说你就仗着我没法上去逮你吧。
比起其他选手都需要在来之前查看资料,顾贝曼对尹宓的两套节目了若指掌。《嫦娥奔月》的短节目尹宓其实已经体会到了它该有的情感,只需要再放开一点,像原著里的女主一样,不为他人只为自己唱一出戏,让天地看,让自己看。
这种感觉需要一点环境和心情辅助,别说尹宓,就是让顾贝曼自己来她也不敢保证每一场都能表演出来。
所以顾贝曼只是等,她觉得或许随着比赛一场一场少下去,尹宓总会在最后迸发出那种孤绝的义气来。
而自由滑《安魂曲》,从前顾贝曼就说了不会给尹宓标准答案,她看的主要是节目的编排适不适合尹宓。这个本来就是尹宓和教练自己编排,又在比赛里一点一点改正出来的节目,自然也没有什么她能插手的地方。
嘿,弄这么半天把我抓来,结果好像一点用都没有是怎么回事?
这下是顾贝曼来劲了。
尹宓上头尚有顾贝曼能按住她。顾贝曼一来劲,可没人能劝,也没人敢劝。她抓着尹宓开始讲她向上伸手的每个动作如何做出区分,两段不同的部分如何表现情感。
“你看开头是去摘星,后面是将他送走,而最后是你的呐喊,向上再次伸出手去质问神,也质问自己。”顾贝曼说着开始演绎。
“第一次手向上,这个够的动作其实就是往回的一个趋势。诶,对。然后最高音的时候你不是拉长了吗,从冰场左到右,刚好是裁判席的这边看到了吗。”顾贝曼背向后退,模仿滑冰者在冰面上的动作,“你要向上送,这里胸要往前走,诶不对,用胸往前顶然后带动颈,诶对了。你看你在退,但手臂的朝向是向回,这样才像依依不舍。”
滑冰要想艺术表现力好,主要在于上肢的运用。可大多数教练并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出身,因而这个上肢灵活柔软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他们也说不清楚。
顾贝曼就不一样了。舞蹈演员对于肢体动作的熟悉,如同人平常讲话一样,要怎么做才叫灵活,要怎么做又能展现柔软,都是他们的必修课。
“这里,诶,再过来一点,不要怕撞上挡板,可以再把冰面上的弧度画大一点,这样好看。反正你转过来是裁判席,这个动作又是停在原地的,只要控制距离刹车,不会撞的。”
看完动作又看冰面覆盖率,顾贝曼一边说话一边动作,像是个第一天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新人警察。
即便是随便挥舞的状态,她的动作仍旧透露出首席独有的美丽,让站在一旁的教练在怔忪中狂记笔记。
啊,原来说情感外放可以让手臂再往外展是这个原理,哦细腻情感的转换应该配上定点的亮相方便观众赏析。
表演果然是一种学问啊。
顾贝曼拧着尹宓调整了半天,从手机里找到她的选曲,“行了,现在不要加跳跃和旋转,你再做一遍我看看。”
教练也抱着胳膊站在顾贝曼旁边朝她点点头,“去吧。”
尹宓用力将自己向冰场中心一推,旋转着在冰面上停下。
她低下头,做出了准备的动作。
顾贝曼按下播放键。
第133章今集训
◎顾贝曼上课◎
《落泪之日》依旧空了一拍,尹宓的动作却稍微快了一点,她将双手延面向下滑动,露出的眼睛朝顾贝曼遥遥望了一眼。
顾贝曼的心乱了一拍。她知道尹宓没有听出来自己空出的那个让指挥落下指挥棒的一拍,今天尹宓抢先动作,是出于对自己的熟悉。即便是一个人站在冰场上,尹宓对于她会在什么时候按下播放也有近乎直觉的敏锐反应。
这种条件反射比她在赛场上听到广播放出声的反应更快,所以她阴差阳错撞上了。
也就是说,比起自己的感官,尹宓更依赖对顾贝曼的判断。
有些人的眼神想要飘开,但职责又让她不得不瞪大双眼盯着尹宓的每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