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尹宓,尹宓却不认识他们。
她只能被动接受着他们的问候,一边偷偷抓耳挠腮。
就连比赛要正式开始前这样紧张的时刻,还有些人从尹宓身旁经过时不忘问候一句“你的伤怎么样了”。
人一拥挤,空气就好像变稀薄了。参赛的服装又以紧致包裹为第一要务,尹宓感觉自己的胸口被压的喘不上气。
她转身躲去更安静一点的角落热身。
拉伸,高抬腿,小步跑跳。重复过千万次的动作让她能够平静。
来的选手里并没有太多强力的对手,她只要正常发挥就好。
正常发挥,拿到一个名额。
尹宓深深吸气,而后屏息两秒,又慢慢把这口气吐出去。她来回做了三次,感觉到自己心率降下来一些。
短节目的要点在于步法。跳跃的难度稳定在俱乐部赛的程度。
尹宓勾手从脸侧拂过,重复了几次这个哀伤又妩媚的动作。
在月与雪之间,女主对影自怜,既美丽又带着凄凉。她记得原舞者做这个动作时从心底涌出的难过,可她却做不到那样美。
《青衣》的女主疯狂又美丽。她浑身上下充满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她爱自己,爱自己舞蹈出的那个嫦娥,甚至陷入疯狂。
从头到尾,她嫁人,她同别人上床,她爱上自己的学生,爱的都只是自己与艺术交融的一个侧面。
尹宓做不到这样。
她可以自怜,却不能自爱到如此地步,跨越俗世的廉耻,无视世间的道德。
“那就释放疯狂。”顾贝曼和她聊节目的时候曾经这么说过,“你对冰面的热爱同她一样。”
她说得轻巧,尹宓找这个疯狂的感觉找的快要疯狂了。
僻静的地方会让许多平常注意不到的声音放大。尹宓听见自己的心跳,听见一些管道里嘶嘶游动的气体。
紧张会像弹簧一样压缩。她站在原地打了个抖,感觉那些气体从通风管里吹出来的声音太吵了。
主办方是不是在空气里加了石头。她摸了摸胃,感觉什么沉甸甸的东西压在那里。
她上场的时间还有很久。她是种子选手,分组在后面一些。
她仿佛能听见前场观众的山呼海啸。他们在为新的个人最好成绩尖叫,为每一个完美的跳跃鼓掌。
他们如此热切地等待选手们带来的惊喜。
但尹宓的选曲可不是惊喜。
他们压根没听过这个名字,一开始还以为是那个《FLYMETOTHEMOON》,但音乐放出来的一瞬间就知道不是那首。
尹宓从背向裁判席转向正面,将手臂如同水袖一般甩出去,另一只手顺势下落。她向后退,将手臂收回身侧。
人体展开的面积越小收缩得越紧,越能显示出无助软弱孤单等负面情绪,就好像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一个人缩在角落来表现自己的恐惧。
《嫦娥奔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主角发现自己机关算尽却最终什么都没得到,哀莫大于心死。
但这个状态很短暂。因为原剧主角是一个想方设法豁得出去的女人。
所以第一个跳跃3A,代表了她转换的一瞬间。
“让我们看看,第一个跳跃——哦!”
尹宓撑了一下冰面,迅速站起。
3A落地摔倒,等于白干。
她的脑子开始迅速运转,这时候那里顾得上情绪表达。她必须要把分数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