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过好心的同学,孟流光走入教学楼,爬上楼梯。
*
“反社会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行为上具有违反社会规范的倾向,具有为利己目的而伤害别人时从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
“这种人格属于变态人格的一种,它又被称为‘反社会型变态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悖德性人格’等。”
舒缓的嗓音从室内溢出,娓娓道来。
站在讲台上的男人身着白色衬衣,袖子扎起一节,黑色长外套搭在座位边。
金丝边眼镜遮住了眉眼之间的锋芒周身气质斯文温和,嘴角挂着浅淡的微笑,如沐春风之感。
“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
看向下方同学们的眼神飘忽了一瞬,语气顿了顿,很快又恢复如常。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一切心理的异常都来源于童年的生活经验,反社会人格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个体的人格结构在幼年时期未发展到”超我“的层面。”
“‘超我’是人格的最高结构,负责对‘本我’和‘自我’进行监督和管理,‘超我’的习得是在孩子对父母的认同中,以父母的行为作为楷模,间接习得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良心,孩子对父母的认同则来自父母的关爱。”
“可是,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就不正常,孩子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爱,甚至遭到遗弃或虐待,儿童人格中的‘超我’层面就无从形成。这样,孩子就不能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很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
孟流光倚靠在教室外走廊栏杆上,隔着透明玻璃,默默看着讲台上的男人。
正午的阳光透过透明玻璃,闯进教室,撒在正在授课的人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黄的光晕。
黑色的发丝在光下变成近乎于金的发色,散发出暖洋洋的温度。
一时之间,岁月静好。
——分隔符——
*摘自《犯罪心理学第一季(国内卷)》
第19章现代刑侦18
“叮铃铃……”
下课铃响。
全程看似风轻云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江岁晚收拾好讲台上的资料,外套搭在手边,施施然走出教室。
“你怎么来了?”
江岁晚嘴角勾起的弧度不变,眼神却是柔和了不少。
现在是上班时间,按理来说,这个时间段孟流光怎么说也是在和那些违法犯罪份子“斗智斗勇”。
“来看看你。”
孟流光实话实说。
“来看我?”
江岁晚脚步一顿,怎么想都不相信一心扑在案件上的青年怎么突然转了性子,打趣道:
“我这是被什么穷凶极恶的人盯上了?所以派出了你们的王牌检察官来贴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