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娇娇老婆是满级大佬 > 251(第1页)

251(第1页)

消息传到京城那日,看到死伤的人数以及河水泛滥的区域之广,朝堂为之一震,崇明帝连夜和众大臣商讨,从国库拨了百万两白银过去赈灾。

后续当地官员呈上的奏折里,禀报的是赈灾的进展,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重修堤坝,开仓放粮,流民被一一安顿。

能够用极快的速度处理好决堤和流民一事,官员功不可没,崇明帝在朝堂上特意嘉奖了负责此事的几位官员。

由于决堤一事事关重大,即使是去岁发生,文武百官仍然有所印象。

但和他们了解到的后续不同,淮南巡抚的折子上写的是,当地知府知州联合起来,将一百万赈灾银生生贪污了八十万两!

除了贪污,禀报上来的后续处理,也基本是伪造的,给百姓喝的粥是沙土粥,清得没有几粒米,沙子比米还多。

永定河附近的村民百姓被淹没了屋舍,被迫离家逃难,沦为流民,却没有被妥善对待,被拒于城外,靠近州城者一律杀之,惹得民怨沸腾。

而这一切都被一层层瞒了下来,地方官员手眼通天,上下勾结,欺上瞒下,淮南巡抚路遇流民,察觉到不对劲,可还是查了整整两个月,经历了不少明里暗里的阻拦,才把这一件贪污大案查得清清楚楚。

离永定河的是大周的宿州、平州,永安府,其中宿州知州以及永安府的知府,前者是依附于太子的势力,打上了太子的标签,后者来自萧承玉的母族,成国公府,倘若他在萧承玉面前,太子殿下以表尊敬,恐怕还要叫上一声小舅舅。

成国公府出身的子弟出了这样大一个丑闻,太子体内流着一半成国公府的血,再如何都洗不净自己,更遑论另一位知州是太子的人。

这一桩巨额贪污赈灾银的事件,令朝野议论纷纷,淮南巡抚搜集到了完整的证据,辩无可辩!

崇明帝怒不可遏。

不只是对官员贪污,更有被蒙骗的怒火,回想起去年同样在朝堂上他对这些人的夸奖,仿佛是狠狠一个巴掌打在他的脸上。

这几位贪污的主官,以及下面的小官,都要押解进京进行处理判罪。

崇明帝的一腔怒火仍然难消。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厉声斥责了一番萧承玉,一位知州,一位知府,都和萧承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萧承玉不是同党,亦有失察之嫌。

不但让他回去反省,还停了他的官职,让他在家“休养”。

崇明帝是盛怒之下做出的决定,可在文武百官眼中,无疑传达出了一个信号,太子失势。

“成国公府怎么会教出这样一个败类!”有人恨得咬牙切齿,贪污一事牵连到了成国公府,更牵连到了太子殿下。

因为几位王爷入了朝堂,因为陛下的偏颇,殿下在朝堂之上本就如履薄冰,越发艰难,唯恐行错一步,可再怎么小心谨慎,避开圈套算计,依旧没有挡得住自家人的拖后腿。

“利益动人心,那位知府虽然是嫡子,可在国公府里不太受看重,白花花一百万两赈灾银摆在面前,受不了蛊惑被迷了心窍也正常。”

“正常?那可是赈灾银,他怎么敢的,敢吞八十万两,真以为陛下是他随意可以糊弄的吗?比之更甚是他瞒报灾情,虚构赈灾处理的假象,一桩桩,一件件,全是欺君的杀头大罪!!”

“这一回,不但是殿下要伤筋动骨,成国公府恐怕更加危险,也不知道成国公会怎么做,那毕竟是太子的母族,成国公府万一获罪,足以成为殿下的污点。”

随着此话一出,周遭纷纷陷入了沉默。

他们怒骂成国公,斥责成国公不会教人,生出这样一个胆大包天的畜生玩意,可论谁最不想成国公府出事,还是他们,作为太子幕僚,成国府相当于是殿下所有势力中一条有力的臂膀,万一出事,没人敢去想这样的结果。

成国公府但凡出了差错,受到威胁最大的便是殿下的太子之位。

削减势力是其一,萧承玉当了十来年的太子,没有成国公府固然少了一条臂膀,可最重要的如这位幕僚所言,母族获罪会成为萧承玉身上的污点,这个污点还是源于贪污一事,数不清的弹劾和攻讦会直接落到殿下头上。

经过最初的愤怒,在静默中,有人细细思考起了整件事。

地方官员先前瞒得密不透风,一丝风声都没有露,可巡抚大臣一查,便查了个底朝天。

“这件事到底是巧合,还是故意的?淮南巡抚为什么会忽然查去年的事,真的如他奏折说的,是巧合吗?”

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设了局,为的便是揭发,假如事实和他们猜测的一样,淮南巡抚是被人当了枪使,或是他本就投靠了幕后之人。

“别忘了,那位宿州知州也在贪污之列,我曾和他见过几面,他不像是有胆子贪污的人。”

“恐怕,是有人在背后做推手,宿州知州是受了蛊惑,被人拿来故意算计殿下,再借着成国公府给殿下泼脏水,做两手准备,即使查到宿州知州是被指使的,是受了旁人的蛊惑,可成国公府,是殿下的母族势力,这是板上钉钉没办法改变的事实。”

“好狠的手段,若真如你言,这人的心计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走了一步,便已经在想下一步,下下一步。”

众人更倾向于是有人在背后用了手段,贪污是真的,可背后一定有人在帮忙掩盖,以致太子都没收到任何消息,没办法采取任何补救措施,直到一封折子揭露出来,此刻早已来不及了。

萧承玉想到了两年前的刺杀,他查了许久,幕后之人的指向也被查到了,是先朝残党,起初查起来很困难,毫无头绪,崇明帝身边的暗卫受过专业训练,负责执行帝王隐秘,暗卫没有查到的事,萧承玉想要在短短时间能查清楚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

好在暗卫需要快速搜集信息,向崇明帝禀告。

而萧承玉的时间更加宽裕,手底下的人盯了一户有牵扯的人家一个月,探听到了消息。

如同一条打结的线条,搞清楚了其中的一个小节,靠着蛛丝马迹查起来很简单。

但也是因为太顺了,似乎有人早已把证据摆在面前,就等着他一层剥一层的来查,中间没有遇到别的阻拦,一切都很顺利,顺利到反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