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朝堂之上,迎着整齐站立的大臣官员,宣旨太监宣读了圣旨。
四皇子萧景和,封为秦王。
五皇子萧珏,封为晋王。
六皇子萧濯,宁郡王。
七皇子萧临,平郡王。
八皇子萧安,顺郡王。
崇明帝将成年的皇子们纷纷封王。
不过王爷只封了两位。
同时着令工部负责修建王爷和郡王的府邸。
好在封王之前,经由崇明帝许可,关于王府的各项修建事宜已经在进行了,大大减少了几座府邸同时修建的工作量。
但毕竟旨意未下,圣意难测,不确定皇上会封几位王爷,修建的只是大体轮廓,不合规制的建筑需要去掉。
宣旨太监又取出了第二份圣旨。
同样是封王的圣旨,对象是长乐郡主和右都御史虞应亭的独子。
直接封了郡王,和皇子们也没差别了。
大周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
都察院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可以说是最高的监察机关。
左右都御史是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主要负责监察、弹劾内外百官,并能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崇明帝私人对虞应亭多有不喜,虞应亭的官位倒是年年高升,如今在京城已经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但因为他御史的身份,和官员之间的交情不会那么深。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乐郡主之子虞粥,秉性纯良,品行端方,纯孝至善,深得朕心,今特赐封为福郡王,授以涂金银册、银印,封地广陵,食邑五千户。”
虞粥原本跪在地上接旨,还满脸不乐意呢,地上是石板路,又硌又硬,他的膝盖都跪痛了。
皇伯伯真是的,为什么要给他写圣旨,他最讨厌接圣旨了。
听到自己成了郡王,还有了封地,满脸不乐意瞬间消散,眼睛弯成月牙,嘴角上翘。
一下子忘记了他之前的想法,他最喜欢接圣旨了,如果能再给他多一道圣旨就好了。
“小公子,不,福郡王,接旨吧。”
虞粥笑着接过圣旨,明黄色卷轴样式的圣旨被他忍不住摸了又摸,抬眼,凑到公公身前:“公公你真好。”
他本就嘴甜,想哄一个人的时候就没有哄不好的。
乖乖的小少年,正是最年轻鲜活的时候,眼睛像是盛了光。
“分内之事,哪有好不好的,福郡王折煞奴才了。”公公很有眼力见,一点不敢拿乔,面前的福郡王可是陛下最喜欢的小辈。
虞粥越看圣旨越喜欢。
恨不得让宣旨公公回来,把圣旨再给他念一遍,听听,怎么夸奖他的,秉性纯良,品行端方,纯孝至善,简直和他一模一样。
不愧是皇伯伯,知道他老实的性子,还写了圣旨来夸他。
阮玉柔不太外出,她陪着虞粥一起跪听了圣旨,让下人去招待公公,在嬷嬷的搀扶下起身,没站稳呢,儿子凑到了跟前,带着圣旨,整张脸都洋溢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