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同巨大的棋盘,无数潜藏的罪恶如同待燃的薪柴。
窗外,阳光明媚,城市依旧喧嚣。
PMR专案组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仁心医院的三维模型被反复剖析,无数数据流如同瀑布冲刷,警报声偶尔尖锐响起。
他们依旧在医院的钢筋水泥和网络数据中,徒劳地搜寻着那个高大、强壮、如同魔神般的男性幻影。
手机屏幕幽蓝的光映着陈媛苍白的脸。
她坐在公寓书桌前,厚重的遮光帘隔绝了城市的喧嚣。
指尖划过系统操作屏上“公安部重大未破命案”
的冰冷目录列表,最后停在“0628武德巷灭门惨案”
。
“系统,”
她的意识冰冷下达指令,“调取0628案完整档案。”
【指令确认。
档案下载中…】
【文件传输完毕。
载入中…】
瞬间,大量数据涌入她的脑海:
除夕夜凌乱的客厅、楼梯转角李梅颈部狰狞的刀口、二楼卧室小床上那团让人窒息的鼓起的棉被、柜门洞开的保险箱…
警方报告摘要和法医报告,原始报案记录:…报案人周国富,此人为刘建军合伙人,自述大年初一上午8点拜年时发现凶案现扬…
“分析所有关联人,”
她的思维高速运转,“尤其报案人周国富。
我要知道他在案发时间线、动机、与受害者关系上的疑点。”
周国富案发时38岁,与刘建军合伙经营建材。
案发前两个月因两万元货款问题,刘建军多次催讨未果,无明显争执,无知情人。
周国富在案发后声称“母亲病危”
辞工离滨,随即身份证、银行卡所有社会痕迹瞬间沉寂。
他的报案时间看似合理,但“拜年送礼”
的陈述与二人近期恶劣经济关系和紧张私人关系矛盾。
警方的初期排查重点在外部仇杀、入室抢劫陌生人,忽略了这位“悲痛的合伙人兼友人”
并未深挖其证词中隐藏的杀机。
系统的电子音冰冷无波,“综合动机、作案时机、反常逃脱行为及关键物证痕特征,判定周国富即为‘0628武德巷灭门惨案’真凶。”
屏幕上弹出锁定信息:
【目标:周国富,年龄:52岁。
罪孽值:91】
【核心罪行:2006年1月28日除夕夜,以拜年为名进入滨海武德巷17号刘建军家中。
意图抢劫刘建军家货款,以榔头重击杀害刘。
为灭口以匕首割喉杀害闻声下楼的李梅,后上二楼用棉被闷死8岁的刘小雨。
劫取保险箱内一万八千元货款现金,手段凶残,泯灭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