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见微不是杀过匈奴王子和大将吗?为什么匈奴不觉得她能成为边境军的中心骨?
答案很简单,黎见微找协调天就放消息出去,说是京城的皇帝来了诏令,暂时不允许她带兵出征,要等着镇北大将军的谋逆案件彻底盖棺定论才可以。
黎见微也确实没在第一次正面战斗时出现,而是亲自带着后勤军在没有修建防御工事的村镇巡逻,杜绝匈奴骑兵来此烧杀抢掠的可能。
“伤亡情况如何?”
顺利灭掉百余匈奴骑兵的黎见微问道。
韩将军:“回将军的话,计划一切顺利,伤亡控制在百人以内。”
“将军,京城来的旨意,说是陛下答应给我们充足的粮草,而且还派遣诚王亲自押运。”
张将军说道。
这样的结果让黎见微有些意外,皇帝敢派皇子过来,这是向自己示好,还是觉得这样能哄骗自己去京城?
“就诚王一个人押送?”
黎见微问道。
张将军:“还有一名户部的员外郎,似乎是去年的新科状元,颇受陛下重视。”
一个不算太有用也不算太没用的消息,能参与夺嫡的王爷加上一个朝廷新贵,还不算太难处理。
“人到了以后先盘点粮食够不够数量,顺带把押运粮草的士兵打散编到队伍里,不要给他们太多窥探机密的机会。”
黎见微飞快作出部署。
京城来的士兵里肯定有奸细,但在这个节骨眼她没空一个一个排查,把队伍打散是最好的办法。
“要不要派人在路上给他们找点麻烦?”
李将军问道。
只要将军下令,他愿意现在就带着骑兵去半路截杀京城来的人。
黎见微摇头,“既然是带着粮草来的,那就给足对方面子,到时候我亲自去城外迎接他们吧。”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依旧是如何诱敌深入,其余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击退匈奴后再谈也不迟。”
“是!”
众将领齐声应道,他们对黎见微的服从度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高。
-
随着和京城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样的银子能采购到粮食也越来越少,甚至还出现了以次充好的情况,把陈米当作新米卖给舒珩,把她气得够呛。
地方官员倒是滑跪的很快,立刻把所有罪名都推到粮商头上,赶在舒珩动手前将人关入大牢,还表示一定会在一月之内查清楚真相,给舒珩一个交代。
这样的说辞把舒珩逗笑了,她是带着送粮草的使命来的,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
一个月之内查清,这和自己前脚离开后脚人被放出来有什么区别?
舒珩很生气,生气官商勾结不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气他们不把北境将士的饥饱放在心上,只顾着自己。
可舒珩能做的也就只有生气,地方官员的回答她挑不出任何毛病,她做不到把人从大牢里面带出去亲自审问,也做不到留下一个月逼着粮商被惩罚。
最后只能选择以退为进,以不追究此事为筹码,购入到相对多的粮食。
一个月后,舒珩带着摸约三十万石的粮食抵达北境。
“见过诚王殿下。”
腰系白布的黎见微身着玄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朝着诚王抱拳,行礼的姿态极为敷衍。
这让下了马车站在地上需要仰视她的诚王发自内心感到不满,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将军这是刚刚和匈奴作战回来?”
“殿下好眼力,我一个时辰前才砍下三十五名匈奴的脑袋呢。”
黎见微露出六颗牙齿,“我正命人在城外筑京观,殿下要不要去看一看?”
听到筑京城观三个字后,诚王和舒珩都变了脸色,“不了,本王是来给将士们送粮食的,前线之事本王就不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