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珩将诚王的动作收入眼底,不过她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默不作声站在一侧。
等到诚王停下动作,才点燃带过来的香火蜡烛,弯腰祭拜。
“舒大人,今天天色尚早,不如和本王一同去清点一番粮饷数量?”
诚王发出邀请。
在诚王看起来,舒珩是个有真才实学并且没有靠山的状元,这样的人很容易被自己拉拢。
而且舒珩似乎入了父皇的眼,如果两人可以顺顺利利从北境回来,舒珩就能成为他麾下的一员大将。
“劳烦殿下陪下官跑这一趟。”
舒珩没有拒绝。
清点粮饷本就是她的任务,多一个皇子陪同,她查验的时候也能更加仔细,免得被人以次充好,导致自己的小命留在北境。
说是押送粮草,但京城户部不可能把京城的存粮全部都押送到北境去。
抛开会不会影响京城粮食价格不说,单是运送的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实际上户部给出的粮食只足够养一支两千人的运粮队伍,真正要送到北境去的粮食需要沿路慢慢采购。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某个地方粮食价格大幅波动,二来也能减少运送粮草的成本。
黎见微要的是足够三十五万大军吃上三个月的粮食,按照目前一两银子一石粮的物价,皇帝明面上是拨了一百万两白银出来采购粮食,可实际户部能拿出多少就不好说。
“诚王殿下,小舒大人,不是下官不配合,而是国库的银子实在不够,能拿出来的粮饷就只有那么多。”
户部官员在舒珩清点的时候满脸为难。
户部这几天正为皇帝轻飘飘的一句一百万两军饷忙的焦头烂额,国库一年看起来能收上来两千多万两,可南方平叛难道不要钱吗?
各种官员俸禄难道不要钱?皇帝想要修个*院子建个行宫难道不要钱?
更别说南方需要的不仅仅是平叛,还需要出钱赈灾,战后抚恤金也是一笔大额支出。
所以国库看似有足足一千万两的白银,可实际上有一半是绝对不能动的,剩下的也要紧巴巴分到每个地方。
“陛下的旨意已经下发到北境,一百万两银子户部只给五十万两,你难道想要让殿下陷入险境,你是何居心!”
舒珩当即发难。
原本只是走个过程的诚王愣了一下,随后立刻反应过来这件事和自己息息相关。
户部给的银两只有一半的话,那么运送到北境的粮草也就只有一半。
要是被黎见微借题发挥,自己岂不是危险了!
“尔等这是抗旨不尊!
要北境将士饿着肚子迎战匈奴吗!”
三皇子怒目而视,看起来被气得不轻。
这肯定是他上头两个好哥哥从中作梗,故意让户部不给自己银子!
他们一定盼着自己在北境出事!
户部官员看似唯唯诺诺,可嘴里一步不让,“殿下息怒,这不是小人能决定的,小人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舒珩开口:“奉谁的命令?难道他的命令比陛下的命令还有用吗?”
诚王冷哼一声,没有给这个户部官员一点面子,“本王明日还是这个时候过来,如果银两不足的话,本王就亲自抓你去向父皇请罪!”
在诚王气冲冲离开后,舒珩也没在户部多留,不过即便这样等她回到住处的时候,天色也已经快要暗下来。
“公子,这几天你吃的太少了,这样下去身体怕是会撑不住。”
看到几乎没被动过的饭菜,管家忍不住提醒。
“刘姨,我今天在祭拜镇北大将军的时候,遇见诚王了。”
舒珩长叹一口气,“皇子们都清楚镇北大将军是被冤枉的,为什么无人替他伸冤,就因为这是陛下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