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派来宣读旨意的是一位宫中太监,趾高气扬的站在将军府门口,身后还有十多个禁卫军打扮的人,手上拿着腰刀。
“罪臣?谁是罪臣?”
黎见微穿着轻甲站在他的对面,面无表情将左手搭在剑柄上。
“原忠勇侯镇北大将军黎良有意勾结匈奴犯上作乱,更是大胆冒犯后妃,被撞破后已畏罪自杀。
陛下念在其镇守北境三十余载于国有功,所以特此赦免家眷,黎见微你还不领旨谢恩!”
太监尖锐的嗓音传出去很远,他此次赶往北境的任务有两个,一个就是把黎良的罪名宣扬出去,另一个就是把黎见微带回京城。
“可笑,如若我父亲真有犯上的意图,肯定是带着大军回京,怎么可能只身赴京!”
“陛下英明神武,怎么会听信这种荒谬的话,你一定是被匈奴买通的奸细,意图乱我大晋北境!”
“我黎家向来和匈奴势不两立,如若投敌,苍天早就将我五雷轰顶!”
黎见微中气十足的嗓门可比一个阉人要大得多,声音传出去的也更远。
围观的军民也从最开始的小声讨论加重音量,在有人带走的情况下大声喊道。
“就是,大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把妻儿家眷都留在京城不说,每次京城来召第二天动身回京述职,怎么可能会犯上作乱!”
“大将军斩杀无数匈奴!
少将军更是斩杀多名匈奴王子大将,怎么可能会勾结匈奴!
简直胡扯!”
“一定是假消息!
大将军如此刚正不阿,怎么可能会畏罪自杀!
一定是谣言!
是匈奴想要犯我北境!”
“奸细!
奸细!
此人一定是奸细!”
“请将军诛杀奸细!
杀掉他们!
杀掉这些妖言惑众之人!”
听到周围军民越来越响亮的议论声后,只带了十多名禁军陪同的宣旨太监有些慌。
“尔等难道要质疑钦差,冒犯圣上不成!
我可是带着圣上旨意来的!”
太监高举圣旨,试图用皇权来逼迫这些人低头。
这样的手段放在京城周围或许管用,可这里是北境,一个大部分百姓只知道黎家大将军和少将军的地方,怎么可能会畏惧从未见过面的皇帝?
保护他们安居的是将军,帮助他们种地的也是将军,在他们粮食收成不足的时候给他们一口饭吃的也是将军,他们凭什么不站在将军这一边,而是站在要谋害将军的不知名人士这边?
“大胆!
竟然敢假冒钦差假传圣旨!”
黎见微适当露出愤怒的神色,随后直接抽出手里的长剑,利落将眼前矮自己半截的阉人脑袋砍下。
其余亲卫跟着行动,不过三个呼吸的时间,跟着过来的十多个禁军也断了呼吸。
其中一名亲卫手疾眼快,立刻扒拉开禁军的盔甲,从里面‘掏’出一份没拆封的书信。
“将军,这是一封要送给匈奴可汗的信件!”
亲卫高呼,随后将信件奉上。
围观的军民这下更是笃定自己的想法,觉得眼前被杀的这拨人不是匈奴假扮的,就是已经被匈奴收买的奸细,他们说大将军畏罪自杀一定是个假消息。
黎见微抖去剑身上的血液,随后将长剑入鞘,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