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杀案已结,但闵春梅的案子才刚刚开始。
一连串的消息让李木伟大为震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年前认识的那个女人居然会涉嫌拐卖人口,他完全没看出来。
震惊归震惊,他信。
闵春梅和刑侦局之间,他自然相信上级警察。
“真是想不到啊。”滕江红也连连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案子听起来太严重了,还涉及到国外,别说镇所,县局市局怕是也办不了,怪不得特案组会直接介入。
陈益:“看两位的表情,这个闵春梅的伪装能力非常完美。”
此话既是叙述也是疑问,李木伟回答:“对,很完美,反正我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闵春梅下村的时候,不仅仅是考察村里大龄青年男女的婚姻情况,碰到贫困的孤寡老人还会送上慰问。
送出去的那都是真金白银啊,虽然不多但有几个人能做到?哎,太难以置信了。”
李木伟是镇里辅警,见过的案子见过的人并不多,这件事,有点冲击到他的三观,同时觉得太可惜了,世界上少了一个好人多了一个坏蛋。
不过人已经死了,也就没有多少的问题。
“闵春梅见过董慧慧吧?”陈益问。
李木伟点头:“见过,当时去大田村的时候见过,双方还聊了很久。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儿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闵春梅是想帮忙的,后来也没结果了。
他儿子……很懂事。”
说完,李木伟沉默了。
“孩子叫什么来着?”陈益道。
李木伟:“董恩。”
“董恩?”陈益诧异,“随母姓?还是说前夫也姓董?”
李木伟解释道:“董慧慧是未婚先孕,多年前她去外地打工,挺着大肚子回来的,没少受周围人的白眼,村民指指点点,最后她还是顶着压力把孩子生下来了。
董慧慧说,孩子是上天的恩赐,就取名董恩了。”
一旁的滕江红插嘴:“董恩还救过别家孩子的命呢,也就是失踪前两个月吧,村里一个三岁的孩子不小心扎进了粪坑,是恰好路过的董恩把他拽出来的。
要不是董恩的话,孩子肯定没了。
后来那家子千恩万谢的,拎着大包小包上门磕头,大家对董慧慧母子的评价也开始转好。
那个案子发生后,很多村民都义愤填膺自发帮忙,没啥用。”
陈益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筷子拿出烟盒给几人发烟。
滕江红和李木伟倒也没有客气,烟对男人来说是硬通货,后者接过后问了一句:“陈巡,您觉得董恩这孩子……还活着吗?”
显然,他对董恩的失踪耿耿于怀。
陈益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点燃香烟后说道:“大概率活着吧,他们是为了赚钱,没理由对孩子下手。”
李木伟又想问能不能找到,忍住了,嘴里默默吧嗒着过滤嘴。
不知不觉中话题沉重下来,这就是拐卖案件和其他案件最大的不同,不仅要抓到嫌疑人,还要祈祷被拐者是安全的。
活着就是幸运,至于是否受到了伤害,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