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地上的异乡者歌曲 > 第2部分(第3页)

第2部分(第3页)

见了许多次面,都是在晚上。有一天森说要看看白天的我是怎么样的,他约我去逛街。我说我还是喜欢晚上,白天见面我的头脑可能会一片空白,一点思想都渗不出来。森说那好吧,还在晚上,可是别再去咖啡馆茶室了,那还是室内,你应该去露天走走。于是我们来到一座公园,坐在石凳上看头顶的星空,四周是影影绰绰的花木,还有隐约的虫鸟啾鸣。

我:“这儿的夜晚真幽静,好像在古代。”

森:“夜晚使我们看不清眼前的事物,却更清楚地看见远方的世界——通过想像看见。”

我:“阳的世界隐去了,阴的世界就会浮现。正如我们闭上眼睛,幻觉世界就会涌现。”

森:“可惜的是,这样幽静的夜晚在现代都市已很难寻觅了。”

我:“这儿使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想起了冰心的《林中雪夜》。那种空灵的意境来自艺术创作时心境的幽静。”

森:“那种幽静是一种封闭的观照,是超越现实生活之上的。现实生活试图淹没一切平庸,而艺术创作以虚幻的力量抗拒这种淹没。”

我:“嗯。这种虚幻的力量正来自幽静。朱自清、冰心,在动荡的年代竟能写出那样恬静、纯净的篇章。”

森:“也许正是动荡造就了他们的幽静。”

我:“就算现在这样和平的年代,走到我们现在这样的地方,如果心灵仍被繁杂和功利充满着,也感受不到这幽静。”

森:“早晨的清朗,午后的慵懒,夜晚的幽邃——无论白天或黑夜,无论我做什么事情,我都会体验到事件背后的这种自然气息。这种体验有时使我做事心不在焉。”

我:“你是读哲学的,也许这种超越具体事件而对自然节律的本质体验正是一种哲学情怀呢。跟你一样,我也不想经历生活中具体的事件,总想把它们转化为纯粹的感受。”

我们静下来,仰头看着一轮皓月当空。幽静产生了错觉,好像夜已很深。看了一下手表,才八点多,九点都不到。

我:“在没有电灯的古代,晚上*点钟快要进入深夜了吧?”

森:“是的。李白快要对着月亮作‘静夜思’了,苏东坡也要‘把酒问青天’了。”

我:“呵呵。可现代社会的晚上*点钟,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才刚刚拉开序幕呢。”

世界从家的窗口涌现(9)

森:“你肯定喜欢黑夜吧?”

我:“当然。我经常通宵达旦读书、写作、上网,有时半夜还在网上购物呢。”

森:“我也喜欢黑夜。白天因光亮而充盈了无数具体的意义;相反,黑夜因黑暗而变得抽象。人在黑夜中变成了形而上的存在,无拘无束,无边无际,浩浩渺渺。”

我:“人什么时候能真正溶化自己的皮肤,变成广大的存在——在黑夜里。白天我有时关掉电话睡大觉,朋友找不到我,我就借用一句歌词说:‘我的黑夜比白天多,我要这样过……’”

森:“为了找你,我也吃了不少苦。”

我:“呵呵。希腊神话中说:‘密涅瓦的猫头鹰到黄昏才飞出来。’你到夜里就能找到我。”

森:“但是你有没有发现,现代的夜已完全不同于古代的夜?电脑荧屏亮如白昼,手机彩屏比白天更璀璨,电视荧屏更是没日没夜地上演着生死爱恨剧。”

我:“是的。现代人的夜是白天生活的延续,甚至是白天生活的扩大化,放开手脚,吃喝玩乐。有太多的活动项目让现代人忙不过来,于是他们只好点亮夜晚,透支夜晚。”

森:“可在古代,夜的黑暗不由分说地淹没了古人的当下生活,跟光天化日下的现实绝然划分。人潜在的哲学和宗教情愫也在夜里浮现,苏东坡在月夜里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哎,多有诗意!”

我:“古代的夜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我不明白小时候在书中读到的‘漫漫长夜’为什么变得这样短暂?深夜我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东方已泛白。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就开始入睡了。”

森:“这是因为生活改善了,社会发展了,夜失去了深邃,变得肤浅了。它被花花绿绿的灯光所照亮。”

我:“想想也是,古代的夜被黑暗笼罩,使白天的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