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私语书 黎戈 联想是一种神奇的本领的全文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六,力量。她的审美:高山、雪原、烈日、深海、健壮的青年人。当有人问里芬斯塔尔为什么只拍那些年轻、美丽、健壮的努巴人,却从不拍老人与孩子的时候,她这样回答:“对我来说,作为被摄体,那些人没有魅力。”她是个纪录片天才,沉醉于宏大的场面,竞技的热血贲张,党卫军狂热的*。

她的第一个男人,用暴力夺去她的童贞,事后给她二十马克。她的丈夫,用一张剽悍的刀疤脸,蛮横地破门而入,征服了她。她写到这两次邂逅时,都用了“恐惧”这个词。对希特勒的屈服里,是否有类似的*?

七,政治。毋庸置疑,希特勒是个极具鼓动力的人。一直到自杀前一刻,党卫军都愿意为他卖命,做自杀性飞行抵御敌军飞机,顽抗红军,戈培尔写给儿子的告别信,都是带着“英雄主义的豪情”。这种激情,是精神鸦片,又是集体催眠。卡拉扬、海德格尔、里芬斯塔尔,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真他妈古怪,冷血民族,往往盛产狂人。日本也是。

八,战后。曾经营救过的朋友,冲她喊“纳粹婊子”,天寒地冻时赶她出门,老情人恳请她以后勿要来找他,搭档出卖她,丈夫和她离婚,由她监管的两个侄子,被弟媳带走。她被软禁了四年。期间没有看见过一张笑脸。最奢侈的事:有一次,用救济金里的六马克,她吃了一顿烤鸭。

就因为她为希特勒拍过两部电影,下半生,她都得为这半步行差踏错买单。

数十年里,她都在忙着打官司,为自己取得了“非纳粹证明”。但是,所有的电影商,仍然拒绝和这个臭名昭著的女导演合作。她的财产、创作生涯、自由,都被冻结了。

九,已经看到下半本了。这是我真正好奇的。一个人,怎样在被声讨之后,代谢掉那种被弄脏的感觉,继续自己丰富的一生。

十,非洲。有一天夜里,她看一本书,彻夜不忍释卷,那是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之后,她翻看了无数本非洲画册,对这片土地的爱,迅速升温。她一向行动力健旺,立刻筹划去非洲。

海明威,硬汉代言人,狩猎、拳击、斗牛爱好者。里芬斯塔尔,铁血女人,他们是否有质地相通处?

很多年前,我也读过那部小说。我看的那个译本,叫《非洲山青青》,只记得一句话:“他看着马群疾奔而过,看着小鸟,渴望懂得他们的语言……旅途中,将不再有雨。”

十一,柔软。后两百页的非洲纪行,温暖静好。很好看。我舒口气,这个女人,她是有体温的。

十二,技术。他们说她“只触及技术,不能抵达灵魂”。可是,我看到她晚年的作品,太美了,那些拙朴动人的土著,冷暖流交汇处的深海鱼群,峭拔如割的雪山。请原谅,这些发自大脑皮层的审美愉悦,比那些什么“暴力美学”、“迷人的法西斯”等名词组,离我更近些。

七十二岁时,她瞒报了二十岁年龄,考了潜水执照,拍了许多深海鱼群,又用了二十年时间,把它剪辑成一个纪录短片。我没看。但我的朋友旗旗说,在一个深夜,她看了两遍,还准备寄给妈妈看。

十三,视角。我很少使用引擎。这次好奇地去查了下,大多数关于她的文章,我都看不下去,那些愤怒的大词,技术分析。说什么,仰角拍摄是为了突出对希特勒的神化,抹煞个人的场景,是法西斯审美。看得我一头雾水。还是“那个纳粹婊子”比较通俗易懂。

规律是:稍微善意点的,都是女人笔下的,同情她的,多是女权分子。那些铁板一块的刻毒评论,几乎全是男人写的。是巧合么?

村上春树的大象与风

小张让我写下村上春树,说“你知道啦,就是谈一下日本人际中常见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正你知道啦”。——其实我根本不很知道,挂电话以后,我就在努力揣摩她的意指。

我想不通她为什么选村上呢,不要说谷崎和川端康成,就是渡边淳一都比他更日本,村上春树说起来算是个很西化的日本小说家,他最喜欢菲茨杰拉德,收集了几千张爵士唱片,开过酒吧,还翻译过保罗·奥斯特,并且有好几年都是寓居在美国,村上要是知道我准备阐述他的日本气质,肯定要气疯了。

那种和式爱情的气息,日本气质……说好听点叫距离,说难听点,叫疏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东西,上次李博士从日本回来,大家一起喝咖啡,博士说“日本人际很清淡,就是每个人都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在地铁上,人和人之间都不会对视的。因为平时太压抑了,所以一旦爆发就很变态和血腥”。我问他有没有随身带全家福照片,他说太太不给外人看,我说你太太是日本人吧,他很吃惊,说你怎么知道,我说很明显嘛。

日本人一向是表情节制,用词客套,唯恐和别人建立很严重的关系,注意力节省下来的后果是,对季节天候,还有细节都非常敏感,你看它们的小说,里面常常有非常漂亮的、散文化的段落,而且,都不是对人,而是对物,对景。我想到一个词,可以形容日本人的爱情或人际方式,就是“淡爱”。

但是我总觉得,虽然也是淡的,可是村上小说里的和式气息,和渡边淳一、吉本芭娜娜、川上弘美,都不太一样。

我在想,在日本的村上,却和中国的80后颇有些相通处——他是独生子,在那个年代的日本,这是很少见的。小时候他总是因此而自卑,觉得自己是残缺的,找不到归属。他笔下的人物也多背景稀薄,关系网稀疏,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家境尚可,和现实没有惨烈的摩擦和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