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性格洒脱,若是言语冲撞,陛下莫要同她计较才是。”
“陛下仁德明义,才不会同微臣计较呢。”
人未至,声先闻,“臣京兆尹杜知格,见过陛下。”
“免礼。”
早在初见之时,拓跋聿就仔细打量过杜知格,样貌清俊,风雅温和,进退有度,着实讨喜。
冯初和太后对她都赞赏有加,偏生她看得不甚欢喜。
毕竟她与冯初并肩而立,是个人都会觉着二人相貌才学相配至极。
冯初即将双十年华,还未婚配,朝中要为她说媒的人并不少。。。。。。
甚至已经有流言说冯初心悦杜知格,杜知格的奏疏都是冯初写的,她是在为以后的夫婿仕途铺路呢。
说的那叫个有鼻子有眼的。
拓跋聿越发看杜知格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关中,还得你自勉励之。”
“下官知晓的。”
二人谈话说的隐晦,拓跋聿听得云里雾里,“待此事尘埃落定,下官便请辞还乡。”
请辞还乡?
拓跋聿当即坐直了身子,“卿正值壮年,缘何请辞?”
她与冯初走得近,心中酸涩是一码事,有才干的臣子骤然请辞,那是另一码事。
“陛下有所不知,”
冯初开口替她解释道,“杜郎若非家中变故,是断不会来官场上走一遭的。”
“微臣应了她,她帮微臣做事,微臣助她踏遍大魏山川。”
倒对她志向这般上心么?
冯初还与杜知格说了些什么,她却听得不大清了。
圣人难为,贪爱,方是人之常情。
二人相谈良久,冯初去送杜知格,春光灿烂无限好,暖阳般的人物,瞧见了,就不想离开了去。
她相送着她。
她目送着她的背影。
分不清孰近孰远,模糊了视线,最后看不清来人,也看不清自己。
“陛下?”
好端端的,怎么又垂泪了?
拓跋聿由着她带着自己入内,遣散了婢子,揩拭泪水。
“阿耆尼。。。。。。”
“臣在。”
紧咬着唇,半晌不语的小皇帝总算肯开口,冯初松了一口气,这个年纪的孩子,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