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有家人相伴,这些人也难免生出逆反心理。
沈清棠一边听着外头的议论声,一边在纸上用线条勾勒出这万人所在的位置和地形。
外头在商讨和谈的事。
沈清棠在想如何让这三万人安稳的度过开荒期。
其实对大部分老百姓说,能吃饱喝足最重要。
那么如何能让这些人在开荒期间还能吃饱喝足呢?
沈清棠在一旁写下“吃饱”
两个字并且画了个圈圈起来,下头又画了一个小的三角形,示意这是重中之重。
其实现在的沈清棠或者季宴时都能养活这三万人。
只是不劳而获容易让人滋生懒惰和贪念。
尤其是壮劳力也属于精力旺盛的一挂,让他们闲着危害过大。
从现在起开荒,到能用粮食换钱最快也是明年春天的事。
还得想办法让他们在这期间也能有收入。
而山区老百姓的收入来源除了种地之外就只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沈清棠提笔在一旁写了一个山又在山字一侧画了一个大大的{,在{里写一二三。
一:山货。
二:打猎。
三:养殖。
山货顾名思义,山上产的野货。
沈清棠穿来之初,就是靠野货发家。
沈清棠想可以让这些人上山采些山上特有的山货,比如各种菌菇。
他们采,她负责回收。
这样在开垦荒地时就能有一笔经济收入。
打猎,农闲时还可以上山打猎。
在古代可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什么狐狸、熊、山鸡野兔全部都狩猎。
同样,他们打回来的猎物,沈清棠可以负责回收。
打猎也能增加额外收入。
第三样是养殖。
比古人多活了几千年的沈清棠深知不能打破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