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田家by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田易倒也没有多想,“也是,五婶要置办一大家子的东西,想来只怕比我们还忙,未必有时间做这个。”

严君不置可否的扯了扯嘴角,心想你缝跟五婶缝能一样么……

待试了新衣,二人就听见田七在外头喊:“少爷少爷,那黄米跟麦芽熬得差不多了,是要起出来么!”

田易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出了门,“就来,就来!”

这是因第二日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要祭送灶王爷才要做的物事。传说中,灶王爷主管着一家子的饮食事务,还要监视这家人的品行,到了每年的腊月二十四,灶王爷要往天庭去拜会玉皇大帝汇报,若是说了坏话,便要给大家带来灾难。祭灶便是针对于此,糖瓜做来就是去粘灶王爷的嘴,叫他坏话说不得,只能讲些甜言蜜语。

总而言之,小年这日马虎不得。

田家的糖瓜有两种,一种是货真价实的糖和瓜,是早就制好了的。严君打听了一下具体的制法,却是在冬瓜成熟时就备下了的。冬瓜去了皮和瓤,横切成约莫一寸半的瓜圈,洗净了再纵切成一寸半长、一指宽的瓜条。

还要备些石灰,一开始听到严君吃了一惊,后来才知如今早已有了石灰,只不过惯常用在肥料里头。那瓜条得放到石灰水里,五个时辰后等瓜条硬得没一点软心了方才捞起,又拿清水冲洗,泡一个时辰换一次水,如此要换四次。再把瓜条煮沸了,加上白矾,煮一刻捞出来泡冷再沥干,才能倒在糖浆里头浸。浸上五个时辰再加热煮沸,出锅时糖就全粘在瓜条上裹成一层糖衣,方才制好。

另一种则要拿黄米和麦芽来做,也就是他们眼下正要过去的厨房里熬着的糖。严君进到厨房里时,见田易已将那糖给捞出来冷着了。

看到他来,田易一样拣了一块递给他,“严兄,尝一尝,看看甜不甜,粘不粘。这糖瓜啊,最紧要的就是甜和粘,别的都不妨事。”

“嗯。”严君接过来,两种糖瓜都吃了一块。冬瓜糖瓜是早就制好的,甜丝丝,脆津津,咬起来微微有点沙沙的感觉。另一种新做的还有些热,形状呈扁圆,吃在嘴里仿佛糖中充满了极是细小的气泡,脆甜香酥。

他比较了一下,指着后面那种道:“甜倒是都很甜,但这种要粘一些。”

田易立时一拍巴掌,“那好,明儿我们就拿这个去粘灶王爷的嘴!”

弄完这些琐事,已差不多到了凌晨,严君才一出厨房门,就被午夜的冷风刮得打了个喷嚏,然后听田易道:“严兄,快去睡吧,莫要着凉了,明儿还要早起。”接着,肩膀上蓦地稍稍一沉,却是一件衣服披了过来。

大约那衣服披得及时,早上醒来时严君并未感到丝毫不适。他知道今日正是小年,他还发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田家或是五叔家,都没有谁将春节叫做春节,反而是叫元旦,或是像上次田易那样称做三元。

一整天全家都忙着做傍晚时祭灶的准备,成伯拿竹篾编了纸马,又扎了元宝,田易则做了粉蒸肉,蒸了鱼糕,煮了鱼圆子,又炸了肉圆子。

待到黄昏时,就要祭送灶王爷升天了。

家中厨房的灶上贴了一年的灶王爷的神像,此时已沾满了油烟和黑灰,上边的字却还能依稀辨认得出来写着灶君司命云云。

田七在灶台前摆上桌子,四个人向墙上的灶王爷敬了香,接着再把糖瓜和其他的食物全摆上去供给灶王爷。各色圆子两碗,粉蒸肉放在正中,还围了一碗鱼糕。

成伯边拿了糖瓜给神像上灶王爷的嘴边涂,边在嘴里念叨着,“好话多说些,不好的话一个字也别讲……”

待涂完了,他就把神像给揭下来,再把新的灶王爷神像给贴上去。还在旁边贴了一副对联,右边写着“上天言好事”,左边写着“下界保平安”,那字迹正是田易的字迹。贴好后就成伯拿着旧的神像到院子里,那儿已由田七堆了胡麻杆和松树枝,连同早备好的纸马,加上草料,一起点火烧了。

院子被那生起的火照得通明,也映得每个人脸上都红彤彤的,连小猫都跑来凑热闹,成伯笑眯眯的道:“该磕头了,今年年成不错,得亏灶王爷去年说了好话,还望灶王爷今年继续保佑。”

严君看着他们磕头,也稍稍拜了一下,边还听到成伯在一旁大声念着,“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王爷上西天。有好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在火里的物事烧个一干二净前,成伯眼疾手快地捞出一个纸元宝,藏到橱里,而田易一拉严君,“走吧,现在神仙全都上天了,我们也该开饭了。”

此后过年已近在眼前,湾里来来去去的大小媳妇老少爷们全都一副喜上眉梢的模样,媳妇们胳膊肘里挂着篮子,里面尽皆是正准备的年货。

这日田易一早就叫田七敞开了院门,又搬了桌子在院子里,备了笔墨并一大叠红纸。严君先还有些纳闷,等到过了没多会五叔上门找田易写春联,他才知是怎么回事。五叔却是当天的头一个,此后越来越多的人登门求春联,都提着一些自家的出产,或是一篮子鸡蛋,或是腌好的腊肉,或是熏的鱼,还有买来的糖霜,香脆的干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多半是田易直接写,也有人摸出张纸,叫田易照着写,严君见那上边写着“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内容倒是新奇,跟别人有些不一样,一问才知那人其实是从县城里抄回来的……

另外的春联,都是喜庆吉祥读来又通俗易懂的话,要么是“一年好运随春到,万事如意福临门”,要么是“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倒没费田易多大的功夫。最后等人散了,也到了晌午,他才提笔给自家写了几幅,交给田七和成伯分别贴在各个门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