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桶干得撒欢。
他跑来跑去,一会从外面搂着两张长条木凳跌跌撞撞地跑进来,一会又在院子里站上一下,看着那些进进出出人,有没有谁像是个愿意给他发烟的。
没人理他。
于是,他的脸上又挂着某种迷之微笑,跚跚着走到了门外。
唐若看着院子里忙来忙去的那些人,也有找东西的,也有搬物品的,也有提着一只水壶与另一个端着茶碗的人讲话的。
看上去。
似乎每一个人都有事情做,每一个人都挺忙碌,唯有她,唐若,老唐家已殁老太太的二孙女子,唐开余的二女儿,好像现在倒什么事情也不用做似的。
这!
使得她可以站在那株还是她和奶奶当年一起亲手栽的七里香旁边,稍有微暇的,看着别人一个个忙来忙去。
这时候。
几个吹鼓手提着笙箫二胡,锣鼓钗铙等乐器,一起进了院中,坐在了屋门口靠前辕墙处,早已为他们支好的一张地八仙桌处。
其中一个须发皆白、脊背已驼的老头,把一面脱漆掉皮镶着两圈黄铜钉的一面大鼓支了起来。
他摇了摇鼓身,看上去,那只鼓全身一副稳如老狗、可担大事的架式。
老头感觉挺满意,捋了捋胡子,拿起两根与他一样都上了年纪的木槌试了试。
“咚!”
“咚,咚咚——”
唐若的堂哥唐应科,此时从屋里扯了一根长长的带灯泡的电线出来,绕过窗棱上锈迹斑斑的钢筋后,拴在了吹鼓手们头顶上方穿棚而过的一根晒衣服的长索上。
他将灯泡通上了电,试了试。
足有100瓦的灯泡,看上去耀眼刺目,挺亮。
那个打鼓的老头朝唐应科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两个人讲了一阵子什么话,老头一边说,唐应科一边点头。
估计,应该是那个老头在跟他说一些有关晚上“闹山茶”
的注意事项吧!
这些,也都是他身为老唐家的长孙,理应学习的历练。
历。
听上去似乎是两个十分高大上的字眼,其实若是说开了,也没什么神秘之处,无非就是眼看、耳听、嘴问、心想罢了!
而绝不是像某些充满颓败气息的辫子戏里,那些主子们嘴里迸出的词语。
“嗯!
也该放永琛出去历练历练了!”
“是。
主子英明!”
叹!
这时候,担任“总提调队长”
的执事官五舅公公进了院子,他看了看唐应科挂的那盏灯泡,感觉亮度不够,不足以耀辉这个一进一出的院落。
他示意唐应科再去找一只一百瓦的大灯炮来:“灯不亮,再去找一个,要一百瓦的,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