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对摆弄禾花鱼的,一个颈上围着白孝巾的年轻妇女道:“小妹婶子,给我压一点水!”
那个被唐若唤作小妹婶子的年轻妇女抬头看了看:“哟!
若若,你回来了呀!”
唐若点点头。
小妹婶子一本正经道:“若若,别太难过了……你奶奶七十多了,也算得上是喜丧了,这是咱们家的白喜事,别太难过了,知道吗妹妹,她又没受什么罪,说死一下子就死了,挺好的,啊!”
“就是!”
另一个破鱼的接道。
“不像老秦家那个二奶奶,十年前就瘫痪在床上了,到现在还没死,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把她那两个媳妇子,折磨得都快想比二奶奶先走一步了!”
另一个破鱼的妇女话没说完,接着补充道。
“哦?听人说,老秦家二奶奶是她两个儿子家轮着伺候的?每个儿子家轮着伺候她一个月?”
小妹婶子问道。
“她不是还有三个女儿吗?”
另一个洗芋头的追问了一句那个正摆弄鱼的妇女。
摆弄鱼的撇了撇嘴:“女儿?女儿谁会管,自古都是养儿防老,没听说养女儿防老的!”
洗芋头的点点头,接道:“那倒也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娘家的财产田地,连一根草棒都不是女儿们的,她能带走的,无非就是几身随身的衣裳罢了,凭什么要咱做女儿的养老。
其实,说来说去,姑娘家也无非就是借老娘的肚皮生出了自己,然后又在娘家吃了几碗饭而已!”
小妹婶子点头称是:“那是,娘家的财产,都是留给儿子们的,做女儿的,财产分不到一分一毫,自然没有伺候的义务!”
唐若听到这里,忍不住道:“小妹婶子,女儿也有法律上赡养老人的义务!”
小妹婶子“嗤笑”
道:“若若,义务与权利,是不是应该同等的?那么,我问你,你妈妈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弟弟上大学,她为什么不供你?”
小妹婶子的话,戳到了唐若的痛处,一下子,让唐若竟无言以对。
是啊!
妈妈砸锅卖铁的供弟弟唐欣上大学,而对两个女儿采取放养的态度,间接导致她们小小年纪就要出去打工,特别是唐若,刚出来的时候,甚至还未满法定年龄。
她妈这样做,明显就是对儿子,给予了子女教育资源的严重倾斜,深究之的话,其中甚至暗藏着因儿女有别的思想而导致的对女儿们的隐性岐视!
小妹婶子说的不无道理,她妈,为什么不先供她上大学?
当女儿在最佳受教育的年龄,你选择了放弃女儿,而全力培养儿子。
你选择把所有的家产都留给儿子、孙子。
如此偏心的你,在老了,生病了的时候,却振振有词的说什么女儿和儿子一样,法律上都有赡养自己的义务?
偏心,不是这样偏的。
唐若记得有一个电视剧中有一个片断,让她看了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记忆犹新,一个胖得下巴足有三层的女人,扬着手腕上金灿灿的镯子,骄傲地回答着问她话的人:“金镯子,女儿买的!
金戒指,女儿买的!
金项链,女儿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