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泱说着,冲躲在丫头身后的念生和气一笑,谁知念生却吓得又往丫头身后躲了躲。
“念生弟弟好像有些怕生。”丫头说,试图将念生从她身后拉到前头来,奈何念生却死死抱着丫头的手臂一动也不肯动,还满脸的惊惧。
“念生弟弟别这样,姐姐可是救了你我性命的恩人,对恩人可不能这样无礼。”丫头劝道。
而念生已然是吓坏了,哪里听的进丫头的话。
尽管被念生这样抗拒,让她心里很受伤,但卫泱却能够理解念生此刻的心情。
如此年幼的孩子,忽然被迫与母亲分开,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周遭也都是陌生人。
念生会是这种反应也实属正常。
其实,若要论起来,念生已经算很乖很老实的孩子了。
若换作其他不懂事的孩子,这会儿恐怕早就又哭又闹的吵翻天了。
“丫头,不必勉强念生。一回生二回熟,往后多见几面,没准儿念生就愿与我亲近了。你和念生都还病着,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把身子养好,知道吗?”
“丫头知道,之前郎中哥哥来送药时特地嘱咐过,要我和念生弟弟多吃多睡,才能尽快把病养好。”
卫泱温然一笑,“那丫头一定要乖乖听郎中哥哥的话。”
“姐姐放心,丫头一定听话,也会看着念生弟弟听话。”丫头说着,微微侧过身去,扶着一直躲在她身后的念生躺下了。
在给念生掖好被子以后,丫头小大人似的很有节奏的轻轻拍打着念生的后背,哄念生入睡。
“念生弟弟乖,你要听姐姐和郎中哥哥的话,快些把病养好。等病好以后,你就能跟杨叔和杨家婶子团聚了。”
卫泱从旁瞧着,恨不能贴上去亲丫头一口。
若不是年纪不对,她真想收丫头做干女儿。
第一次见丫头,卫泱就被丫头送河灯给她的事狠狠暖了一下。
眼下又见丫头拖着病躯,还能如此耐心的照料念生。
这孩子简直就是个小太阳。
……
从偏屋出来以后,卫泱由衷的感慨一句,“多乖多懂事的孩子。”
“奴婢听说,那个唤做丫头的孩子与长公主是旧识?”李娥问。
卫泱点头,“姑姑可还记得,两年前的上元灯节我与徐郎中一同去灯会赏灯。我回来以后曾与姑姑说过,我那晚遇见了一个很乖巧可人的小女孩,她见我想放河灯祈愿,却没有河灯,便把自己的河灯送了一盏给我。丫头就是两年前送我河灯的那个小女孩。”
李娥听了这话,不免惊讶,“原来是那个孩子,长公主与她还真是有缘。”
“我也觉得,这一切都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奴婢听说,那孩子的娘亲早亡,爹也死于沥州水灾。眼见这孩子已是孤苦无依,若长公主喜欢,不如就把她留在府上。”
“其实我也正有此意。不过这种事也不是咱们说怎么就能怎么。总要问问好心收留丫头的那对夫妇的意思,也要问问丫头自己的意思。左右丫头这病,还要再将养一段日子才能痊愈,等她身子好全了之后,再问她也不迟。”
“长公主说的是。”
“两个孩子这边,还要姑姑多费心了。”卫泱嘱咐说。
“主子尽管放心就是。您累了,奴婢扶您回去歇着吧。”
卫泱摇头,“不行,我还得去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