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心讲,罗斯福非常愿意安家军在太平洋方向出击。以减轻本土面临的巨大压力。这个时候他也管不了早年与丘吉尔达成的“先欧后亚”的战略了,由于日军的入侵,美国本土的轻重工业遭到重创,国力大为衰退,只有先把日本从北美大陆驱逐出去,美国才能腾出手来恢复和发展国内的经济。壮大军力,随后再考虑其他战场。
但是,罗斯福也不愿意过度地刺激丘吉尔,让这位英国首相感到彷徨与无助。因此罗斯福只能不断地调节丘吉尔和安毅的矛盾。
安毅始终表现得很强硬,坚持认为,目前南华的每一寸土地,来历都光明正大,经过起时间和岁月的推敲。既然英国人没有实力保护自己的殖民地,那么从日寇手里获得国土并巩固为反轴心国势力大后方的南华,就不应该受到苛责。
安毅甚至放出狠话:如果丘吉尔不能很好地整合英国在欧洲的殖民地用于对德作战,安家军或许会鼓动包括南非在内的英属殖民地人民起来革命,以焕发民众精神,全力对轴心队作战。''同时。鉴于英联邦不能很好地保护其成员国和人民,未来对东南亚甚至是澳洲作战,安毅不会考虑把新收复的土地交给英国政府,而是会将之兼并到南华的国土,或者是扶持土著独立建国,这一切恶果都是由于丘吉尔的固执造成的。
丘吉尔对安毅公然干预英国极其殖民地事务,感到非常恼火和耻辱,极不客气地告诉安毅,英属非洲和澳大利亚绝不允许外人染指。未来只可能邀请中国远征军作战,而绝不希望安家军一兵一卒出现在西南太平洋地区。
丘吉尔表示: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是大英帝国自己的事务,用不着外人说三道四。大英帝国有信心和能力保护自己的领地,目前遇到的不过是暂时的困难。只要北非战局有根本性的逆转,那么彻底地解决欧洲问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大英帝国必将会重新把庞大的殖民地纳入掌控。…;
身心俱疲,请本月第三天假!
真的很不想断更,但是连续的劳累,天子撑不住了,今天感冒发烧39度,依然陪着父亲去医院接受放疗,回家后就直接躺下了,妻子下班回家后给我找了些感冒和退烧药服下,
手打中……手打中……
【如果此章是属于作者求月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估计再过几分钟就打完上传
或者您可以点击上面的按钮发送错误报告
请你先收藏此页吧,方便等下阅读咯……
第二一八三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
开罗会议结束,欧楚儿返回长安,主持金融工作,安毅则在政务院副总理董馥川、建设部长何京、国防部副部长杨杰、总后勤部副部长张扬的陪同下,前往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考察访问。
远东地区战局波澜不惊,年初日军不愿意在没有希望维持的东北亚地区继续浪费兵力,趁着冬天白令海封冻,悉数撤退到了阿拉斯加,负责追击的安东军区副司令员胡继秧中将,统率两个集团军,沿着海岸线北上,一直到盛夏七月才安全抵达楚科奇半岛,构筑防线,与日军隔白令海峡相望。
日本人耗费心血修建的环东北亚铁路,虽然遭到日军爆破拆毁,但大致的陆基还在,经过安家军铁道兵修复,很快便投入了使用,但现在这条大部分都在高寒地区通行的铁路才恢复通行三、四个月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若非安家军的铁道兵们不辞辛苦地维护,经常笃实路基,更换铁轨,估计这条大动脉已经陷入瘫痪了。
要知道在冻土带上通行的铁路都非常脆弱,冻土并非是万年坚冰,寒暑不融,体积永远不会变化。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对铁路的运营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冻结的状态下,冻土就像冰一样,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逐步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会被它拱起来。而到了夏季,冻土发生融化,体积缩小。钢轨也就随之降下去。冻土的反复冻结、融化交替出现,造成路基严重变形。整个钢轨出现高低不平,甚至扭绞成麻花状。影响正常通车,必须要有铁道兵时刻维护,其运营的成本很高。
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条铁路大动脉对于南华的国防安全非常重要,它沟通了黑龙江下游、鄂霍次克海沿岸、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西海岸地区,这些地方大多处于高纬度的极寒地带。冬天大多在零下二三十度左右,夏天通常气温十多度,农业生产极其落后,必须要从外部调运大批物资才能维持。只有铁路运输才能维持如此大的需求。
故此,这条问题不断的铁路,只能这样继续运营下去,但未来肯定会进行改造,采取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让这条铁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冬季的到来,白令海封冻,安东军区进入了战备状态,安毅决定到安东军区司令部所在的伯力城看看,为穆追忆、李福强、安明祈、胡继秧、韩先至等人解决实际困难。
安毅一行乘坐专机。首先抵达霍去病城。
十一月下旬的乌拉尔地区,秋高气爽,虽然夜晚已经有了冰霜,但白天的气温依然在七、八度。
安毅听取了战区司令员赵瑞、政委黄应武的汇报。七月一日庆祝建军节后,李金龙调任东南亚战区政委,再次与顾长风搭档,远中亚战区副政委黄应武升格与赵瑞搭档。两人都是上将,这样搭配起来才不会感到尴尬。
受苏德战争影响,苏军在乌拉尔河和乌拉尔山一线。并未派驻部队,反倒是安家军抓紧时间,在边境线附近构筑了大量永备工事,并且还修筑了防坦克的沟壕和筑垒,整个边境防线纵深达二十公里,即便是将来苏联翻脸,守卫在边境的部队也可以轻松地把苏军拖在边境线附近十天半个月,而这个时间足以让安家军统帅部调兵遣将进行支援了。…;
第二一八四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
永曾市,大雪纷飞——
安毅在永曾市考察了飞机制造厂,与工厂里正在指导几名实习生的女工程师亲切交谈。
女工程师名叫程爽,今年二十一岁,祖籍陕西,中原大战期间随父母迁居川南,三八年再次随在泸州钢厂上班的父母迁到红河省太原市,三九年程爽初中毕业后直接考取位于安心城的航空技校,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分配到长安飞机公司,又经过半年的岗前培训,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飞机技师。
去年随着中苏两国完成划界,乌拉尔地区的工业重心城市永曾市急需熟练的工人,已经成为三级熟练技师的程爽受公司派遣来到永曾飞机制造厂,和六百名受派遣人员一起,把已经荒废数年的飞机厂重新建设起来。
目前永曾飞机制造厂目前已经有八千名工人,主要生产援助苏联的战机,工厂由一个个生产车间组成,包括模具车间、外壳车间、喷漆房、电镀室、装配车间等。组成飞机的机身、引擎、仪表、螺旋桨、起落装置和其他专门的部件,由永曾市内不同的工厂进行制造,再在飞机厂进行统一装配。
在飞机生产中,机体构架占据整个生产流程的大部分工作,机体由诸如翼梁、纵梁、舱壁、肋骨架和框架等结构部件制成,然后再用外壳包裹起来,虽然一些部件是钢锻拼、铸件或者挤压成形的物品。但是机体和外壳通常还是使用铝材,部分使用特制的木质复合板。
机体中包含着数量极多的零部件。例如一架中程轰炸机的机体,就有十六万五千个零部件。用超过十五个铆钉进行连接,所有这些还不包括引擎、螺旋桨、仪表和其它小部件中的零件数。
相比之下,一辆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