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铁骨铮铮郭沫若 > 第1528部分(第1页)

第1528部分(第1页)

苏联这个朝气蓬勃的国家始终保持政通人和,我们也没有办法染指这里。因此,苏联的肃反对日耳曼民族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现在帝国正在苏联庞大的身躯上吸取足够的养分,待我们再出击时,必然是石破天惊。”戈林、戈培尔、里宾特洛甫、鲍曼等人齐声应是,均称这是上天赋予德国的大好时机,若不把握住,必将追悔莫及。

令希特勒等人无比欣喜的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基诺夫工厂竟然已经恢复了生产,军火大亨克虏伯自豪地带着一群德国党政军最高领导人视察,安装车间里上百辆苏制KV坦克正在组装,除了涂上德国的黑sè油漆和大得夸张的铁十字标志外,还加装了侧裙板、安装了防燃烧瓶的铁网、炮口制退器、环形天线等。当然,与其说这是完善,还不如说是为了避免自己人误击而进行的画蛇添足的举动。

圣彼得堡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和雕塑的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是精心设计建造的,每一幢都是精品,让人赏心悦曰。

不过,才参观的过程中,希特勒一群人并不觉得有多么愉快,因为由始至终,他们都嗅到空气中残留着的硝烟、血腥与死尸的味道。

希莱姆讲述了情报部门反馈的几天前这里发生的一件惨烈的事件:德国占领当局唆使俄罗斯志愿军中的bō罗的海人和乌克兰人,把十多万名奄奄一息者、神经错乱者和失去四肢、注定今后成为包袱的人秘密推入涅瓦河,导致尸体淤积形成了堰塞湖,残存的圣彼得堡市民冷漠而平静地接受了这场惨祸。经历前所未有的饥饿惨剧后,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已经心如铁石,已经没有多少事情能够触动他们了。

众人听了唏嘘不已,不过希特勒等人一致把责任推到了斯大林身上,称若不是他下令顽抗,就不会出现类似的人间惨剧。

参观完基诺夫工厂,晋衔一级上将的屈希勒尔,充当起了义务导游,亲自开车,引领希特勒等人的车队驶上涅瓦大街,来到了宫殿滨河街、涅瓦河对岸的冬宫。冬宫面向宫殿〖广〗场,〖中〗央稍微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神巨像。

在德军围城期间,整个冬宫与其它艺术建筑一样,覆盖着巨大的伪装网,旁边建有足以乱真的仿制品,因而受到的损失相对较轻。

为纪念战胜拿破仑,俄国在冬宫〖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用整块huā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目睹这一切,希特勒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这里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sī人博物馆。近两个世纪前,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两百多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该馆由此而得名。

冬宫收藏有世界各国的艺术品,油画、雕像、地毯、家具、工艺品等一应俱全,内有四百多个展厅和陈列室,其中古希腊的瓶绘艺术、古罗马的雕刻艺术和西欧艺术三部分藏品在世界收藏界享誉盛名,当然还有〖中〗国的瓷器。这里收藏着从公元十四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油画,有达芬奇、毕加索、拉斐尔等世界画坛巨匠的作品。

海德里希建议把从基辅、明斯克、圣彼得堡等地获取的〖中〗国文化归还给南华政府希特勒略一沉吟便同意了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避免多线作战、与南华保持和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金碧辉煌、令人炫目的冬宫出来,一行人直奔宏伟壮观的伊萨基辅教堂。

这里又是世界之最伊萨基辅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佛罗伦萨的huā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教堂前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青铜骑马雕像,马的两前tuǐ腾空,两后tuǐ着地,希特勒久久凝视着雕像,感慨万千: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于二十三年前的七月十七日,在叶卡捷琳堡与其他皇室家族一起被枪决,但尼古拉一世的青铜骑马雕像却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一行人行进在条石路面上,彼得保罗要塞大教堂的金sè尖顶,像帆船的桅樯直刺云霄,在冬日照耀下熠熠闪烁,这就是圣彼得堡标志xìng建筑:彼得保多大教堂,那座钟楼也成为的象征。

由于要游览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希特勒提议到被视为“国家教堂”的圣伊萨克教堂,皆因那里有巨大的壁画,可以满足他业余画家的兴趣爱好。

这座教堂是法国人费时多年修建的,仅仅〖中〗央圆顶、钟楼圆顶以及镀金十字架就huā费了整整八年时间。教堂造型雄伟壮观,庄严肃穆总体结构和装饰反映了上世纪俄国建筑晚期古典主义的特征,同时兼具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印记。能容纳一万五千多人的大教堂内部,因为采用了大量珍惜彩sè石料而显得既庄重又华丽。

希特勒屏气凝神,久久仰望着巨大的圆顶壁画《圣母在圣徒的陪伴下》,等到脖子实在受不了,才转过头对戈林等人道:“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我们的燃油及作战物资基本准备就绪,我决定在冬季到来之前再次发起莫斯科会战……从哪里失败的就从哪里爬起来,大家觉得如何?”众人一愣谁都没想到希特勒的话题转换得如此之快。

原本大家都沉浸在占领圣彼得堡的喜悦中,现在听到希特勒要重新发起莫斯科战役,忽然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凉意。毕竟年初那场惨败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再加上当年拿破仑失败的yīn影,没有谁愿意在这个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冒险。

戈林想了想,道:“元首,在北极严寒的气流下进攻,对军心士气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折磨!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实在得不偿失。如今我们拥有巩固的防御阵地,自北向南一直到斯大林格勒,抵御着苏军的进攻,若是在冬季匆匆改变部署,整条防线必将变得漏洞百出,一旦前线作战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一直沉默不语的施佩尔分管全德国与占领区的军工生产,最不愿意看到辛辛苦苦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见戈林发话了,胆气一壮,也道:“元首,相对于拿下莫斯科,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东非战场。自前年利比亚出油后,这一地区对我们轴心国家来说,便变得无比重要!

由于石油业的兴起,意大利的船运业、炼油业,以及石化等相关产业得到了发展,有效解决了就业难题,拉动了经济发展,意大利的财政状况迅速转好。

“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利比亚的油田向意大利及德意志提供了三百万吨原油,我听说意大利很多工厂订单满满,工人三班倒运行,墨索里尼元首在意大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

“今年年初,墨索里尼元首趁机发起了剪除黑手党的行动,不仅发动意大利法西斯党的资源,意大利民众也站在了墨索甲尼一边。听说这次惩罚非常残酷,被捕的黑手党党徒都遭到了令他们渴望死亡的严刑拷打,在分化拉拢及收买等手段下,黑手党终于在意大利成为历史名词,巩固了墨索里尼元首的统治……

“是的!”

戈培尔接过了话头:“上个月我以〖总〗理身份到罗马拜访墨索里尼元首的时候,他向我表示利比亚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意大利的生命线。一旦失去利比亚,意大利也将失去未来,所以利比亚石油的意义被充分宣传,到了现在,如果在意大利随便询问一名路人,如果利比亚被入侵的话,他要怎么做?十有**,这名意大利人会认为要和入侵者血战到底。”约德尔也道:“我一直不认为意大利人不擅于战斗,只是此前他们所面对的对手是更加强大的工业国,同时士兵们不知道战斗的意义,才导致战力低下。

而现在,这两条他们都在着手弥补!意大利财政有了根本xìng的好转之后,墨索里尼元首加强了军备,非洲军的装备得到了充分强化,意大利在油田区附近构筑了坚固的堡垒群,以确保那里的安全。”

施佩尔补充道:“是的,石油产业带动了意大利的炼油、石化等产业,为意大利的经济血管中输入了营养来源,我们为了积攒石油,也不得不用一些装备和áng来交换利比亚的石油,这就越发促进了意大利的工业发展,面建造油轮又刺jī了意大利重工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则要招收更多工人,石油反过来促进了意大利的农药和化肥的生产规模,意大利人已经慢慢不再成为我们的负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