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整齐的队伍前面,身穿长袍马褂的蒋介石,不断地摘下礼貌,点头致意。从仪仗队面前走过,二十一响礼炮刚好完毕。
身穿唐代宫廷盛装的两位漂亮女孩,走到蒋介石面前,奉献鲜花。
随后,安毅陪同蒋介石来到检阅台上,嘹亮的军歌声响起:“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三军仪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而来,从检阅台前步过。
安毅招手示意,蒋介石摘下礼貌,不断挥舞,广场上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
检阅完部队,欢迎仪式才算是正式结束,安毅陪着蒋介石钻进小车,欧楚儿和冯洁云则陪着宋美龄走进另一部小车,沦为配角的徐子良、吴庭艳以及南华、美军将领,先后坐上车,很快,庞大的车队缓缓启动,向国宾馆进发。
进入车厢,把巨大的欢呼声关在了车窗外,蒋介石心情才稍微平复。
看着街道两边人山人海、连绵不断,十里长街举旗欢呼的场面,他笑着问道:“安毅,今天这个欢迎仪式,你请了多少群众出席啊?”
安毅回答:“大概五十万人为了表示对校长的欢迎,这是完全值得的!”
不过安毅没说实话,今天这次大规模的群众活动,一方面是检验基层居民委员会的动员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向列强显示南华的实力。此外,还有烘托春节节日气氛、哄蒋介石开心等多种作用,可谓一石多鸟。
蒋介石兴致很高,几乎快忘记了来南华的初衷。不过看到街道两边有许多白人也在欢迎的人群中,他突然想起什么,问道:
“安毅,尹继南在巴黎卢浮宫的那番讲话,是不是你的意思?难道南华真的要加入轴心国?”
安毅微微一愣,随即道:“不是,事情的轻重我们还是分得清楚的,这只不过是表明了我们的一种态度。一直以来,英美等国对我们都采取既拉拢又打压的政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现在国际局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阶段,我们的作用也越发明显。说句要不得的话,若是我们选择加入德国的战车,则整个欧亚大陆,几乎都变成了轴心国的势力,英美想要卷土重来,那难度可就大了!
“不过,我们不会这样做,轴心国内部问题很多,我们又与***有着国仇家恨,根本无法撮合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英美各个击破,就算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地获得胜利,也是个穷兵黩武、民生凋敝的惨况,与我们的根本利益不符。
“我们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站在胜利者的一方,无疑靠近英美是划算的,我们不会胡来!”
蒋介石这才稍微放心,继续欣赏满街彩旗飞舞数十万人列队欢迎的壮观景象。
待车队来到还剑湖畔的国宾馆时,安毅刚下车,就收到德国发来的急报:柏林时间凌晨两点三十分,土耳其军政府的谈判代表,正式与轴心国家签订同盟条约,于即日起加入轴心国。
中东局势,由此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
第一七九一章 变化与谋划
第一七九一章变化与谋划
新京市中心的还剑湖,绿树茵茵,风光旖旎。
蒋介石与安毅漫步于湖畔长堤的绿柳下,谈笑风生,在爬坡下坎或者是上下桥时,安毅不时上前,搀扶几下,相处似乎极为融洽。
不过,只有当事者才知道,在看似和谐的气氛下,却隐藏着诸多的心结。
蒋介石在玉山祠对面的湖堤边站定,看着湖中清幽静谧的小岛,转过头问道:“安毅,我想把麦克阿瑟和他的军队,接到南京去,帮我训练军队,你意下如何?”
安毅心说来了,故作惊讶地问道:
“校长,现在中央军不是依据当初我在中央军校编写的那些教材训练的吗?怎么现在突然想起让美国人来训练军队了?他们根本不配”
蒋介石笑容顿失,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
安毅恍若未见,郑重地说道:“校长,不是我瞧不起美国人,他们国家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长期只重视海军,而忽视陆军建设,陆军的战斗力极为可怜,现在战争爆发,许多部队都是新编成的,毫无作战经验可言!上次美国国务卿赫尔先生到南华访问时,还向我要了许多教官,到美国帮助他们编整和训练部队。如果校长指望由美军来提高部队的素质,恐怕要失望了!”
蒋介石眉头一皱,随即恍然,暗想我怎么忘了这一茬了?
要知道日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打得英军、美军鬼哭狼嚎,节节败退,只有安家军在面对日军的时候,占有一定的优势,多次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难怪安毅会对美军的实力不认同了。
不过,原本蒋介石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次南下,他打的是看望学生和他开创的事业这块招牌,实际上不过是想把美国人接到国内,奇货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