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团的官兵,就像一群贪得无厌的蚂蚁,一点一点快速高效地搬运着机场里的所有战略物资。而在松北镇、呼兰镇、松浦镇等地,也有大量官兵在抢运物资,同时捋掠人口,全部送上停在呼兰河北岸的列车运走。
第二天清点战果时,已经乘坐缴获的日军战机返回瑷珲城的第一军团司令胡继秧高兴得手舞足蹈,连称“好彩”,让司令部一干将校莫名其妙,但很快兴奋的情绪便传染了司令部里的每一个人,“发财了”的欢呼此起彼伏。
这次偷袭作战,共计消灭日军四千二百余人,包括一个***旅团及一个***汽车联队,此外松北机场警备部队和防空部队,也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即被轻松歼灭。
此役收获巨大,共缴获日军大正11年式75mm高射炮22门、大正十四年式105mm高射炮十门、八八式75mm高射炮18门、九四式37mm速射炮34门、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38门、九六式三联装25mm高射机关炮26门,13mm高射机关炮94挺。此外,还缴获九二式5吨野战重炮牵引车29辆,九二式8吨野战重炮牵引车21辆,92式8吨野战重炮牵引车8辆,九四式4吨野炮牵引车36辆、95式13吨重炮牵引车4辆、九六式高射炮牵引车16辆。
除了武器外,还缴获日军囤积于江北的枪支弹药和粮食物资无数,这些物资全部被火车运回了绥化,然后分门别类,运往后方各战略仓库,妥善保存。
最让胡继秧心动的,是此战缴获的各款日军战机,这也是发起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事实证明,自己的冒险获得了圆满成功。
看看成果吧,刚刚奉命增援北满战事的日军陆军航空兵这一回算是全军覆没,部署于松北机场的十一架ki…15三菱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三十五架ki…21三菱九七式重爆击机、三十八架ki…27中岛九七式战斗机、十一架中岛九七式输送机、二十四ki…43中岛一式战斗机,几乎囊括了关东军战机总数的一大半。
尤其是一下子俘虏了二十四架***空军刚刚列装的隼式战斗机,使得日军战机的秘密,完全暴露于我叙府航空研究所专家眼前,相信只要这种专机送到叙府,要不了多久,日军在战机研究上搬回的短暂劣势,将化于无形。
胡继秧也凭借着这一场从立项、研究、完善、实施到收场几乎一手掌控的、近乎完美的表现,被誉为东北集团军中的第一智将。
~~~~~~
***:谢谢淫的一手好诗、70生人、小猫儿快跑、逐马人、天天打渔、拒绝插花的牛粪大大的打赏,天子谢谢你们的鼓励,一定会构思出更加精彩的情节!
我相信这殚精极虑码出的一章,各位大大会满意的。
周一了,兄弟们来点儿***票、***刺激一下,如何?
没有***的朋友,或许你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也请到***来注册个账号,简单地***一下,如何?如果这举手之劳都不愿意做的话,天子会很寒心的!
请大家多多支持天子,拜托!
第一四一四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一四一四章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当安毅收到第四厅转发的东北集团军第一军团取得哈尔滨松北大捷的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十点。
这个时候的安毅,正在叙府研究院龚茜的办公室里,探讨一个让他迷惑不解又忐忑不安的话题。
昨日下午,视察完位于翠屏山下的研究院所有研究所和实验室后,安毅看了看表,已经没有时间赶往岷江北岸的营盘山研究基地。翠屏山这处科研基地,保密度之高,一般人难以想象,外界只知道这是一个负责人文***、意识形态的研究院,并不清楚其中的内幕,对外可以公开的科研部门,全部都设置在营盘山和金沙江南岸的七星山,包括与德国、美国等方面合作的项目,都在其他两处研究基地完成。
当然,在对外的保密级别上,依然是非常高的,因此,没有人以为自己负责的,不过是外围科技的研究。比如营盘山的航空研究所的德国专家,便不知道蚊式战机、火箭筒、直升飞机、链霉素等秘密,但他们与中国航空专家共同研发的a27战斗机,依然是了不起的成就。
龚茜看到天色渐晚,提议去叙府西南方的石城山电磁试验场,看看目前已经可以做到的、在两个山头间五百米范围内实现无线输送电流的实验。在夜色下,实验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安毅早就想见识一下在安家军军政高层中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远距离输电这一电磁应用技术,于是欣然应允。
防弹越野车载着安毅、龚茜和电磁研究所副所长丁墨兰,在沈凤道和十六名侍卫驾驶的大豹子越野车的簇拥下,驶出研究院大门。
车队在经过迅猛发展、如今已经被城市群包围的金沙江大桥时,又接上在那儿等候的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张茹怡。张茹怡从事着某项药物研究,刚刚从泸州第一人民医院做完临床实验回来。龚茜说有张茹怡这个精通医术的药物专家在,就不必额外找医生护士前往了。
远距离无线输电试验非常不稳定,此前一次实验中,曾经有鸟群刚好路过石城山试验场,结果当时正好实验出了一点问题,那些鸟全部被横溢的电流击中,一下子死了几百只,场面非常的恐怖。
有张茹怡这个药物学大师在,至少安全方面多了一份保障。
安毅也没多想,对于龚茜这位亦友、亦姐、亦妻的红颜知己,他早就选择了无条件地予以信任。
由于川南各县各乡都修通了高等级公路,每个村也有沥青路面相连,因此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根本就不算什么。
远距离无线输电的实验过程,确实可以用惊心动魄、雄起壮观来形容!
输电实验正式开始后,检查完两个山头的设施,回到山下基地,距离现场近千米的地方,安毅通过望远镜看到,矗立右面山顶、被重重线圈缠绕的五十米高的大铁柱,发出一阵刺眼的如同闪电一般炫目的光芒,左手边距离右边山头五百米、没有铺设任何供电设施和线路的山头上,一根同样被厚厚线圈缠绕的五十米铁塔顶部,一盏特制的五千瓦的白炽灯泡,突然亮了起来。
几乎是同一时刻,随着一个小型的缠绕线圈再次发出流光溢彩的电火花,左面那座山上六十八盏没有铺设任何线路连接的小型灯柱顶部的白炽灯泡,也全部发出了光亮,在山区夜晚漆黑一片的情况下,整座山头一时间亮如白昼,异常的璀璨夺目。
若不是实验场地介于金沙江支流横江的“几”字形河流环绕,远近并无人家,估计这个时代相对愚昧的民众,会以为发生了某种天地异变,顶礼膜拜了!
随着实验的进行,丁墨兰介绍说,电磁波实际上就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
“这个远程输电的实验装置,是以超级线圈放大发射机超级线圈接收机小型号的同类线圈回路装置组成,具体输电流程是电流通过超级线圈,转化为磁能,然后通过放大发射机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建立起低频共振,利用地表的电磁波,向远处传输磁能,当磁能碰到相同频率的线圈时,再次转换为电流,通过接受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