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铁骨铮铮郭沫若 > 第672部分(第2页)

第672部分(第2页)

记者群中出一阵低笑,安毅收起笑容,大声说道:“在此之前,我们国家的法律并未对官员经商有严格规定,三届全会为此制定的相关草案也从未得到过有效实施,因为制定这些草案的立法委员们都下野了。很多人成为反对南京中央政府的反对派著名人士,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制定出限制党员和军队将领经商的相关法律的立法委员们。如今都在反对他们制定的这些法律。”台下一阵哄笑,弗默华望着安毅。一脸悻然。

几个记者以为安毅会就此糊弄过去。立刻举手提问,安毅挥挥手含笑制止,突然宣布两个重要决定:

“请诸位稍等,我的话还没说完。借此机会。我郑重宣布两个决定:第一,本人已于昨日下午致电国民工商业银行上海总行,将从今日起,辞去该行董事职务。希望银行的股东们按照董事会章程。在一个,月之内收购本石的所有股份,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以董事会名义,公开宣布这一消息

记者们一片哗然,谁也没料到安毅竟然会来这么一手,熟悉中国内情的记者们立玄联想到将要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先,安毅高调宣布退出国民工商业银行,就意味着本应从今年开始在川南试行的中央货币与财经制度改革泡汤了。由于华北战争而被打乱的中央财政改革计划。从此将会受到安毅和他的川湘滇黔同盟者们共同抵制。

其次,中央财政部半年来累计向国民工商业银行、江南集团借贷六千余万元,安毅突然公开宣布退出国民工商业银行,并暗示由孔家、冯家、虞家、杜家、南昌商会等六大财阀共同组建的国民工商业银行,必须在一个月内将银行总资产的百分之四十,全额向安毅支付。根据去年年底国民工商业银行公开布的经营业绩分析,总资产已经达到七千五百万元的国民工商业银行,必须要在一个月内付给安毅三千万元的巨额资金,以目前国内各大银行的经营情况看,国民工商业银行董事会在一个月内根本无法拿出这笔巨款,除了向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洋行拆借之外。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追回中央政府预期不还的四千万借款,否则根本无法向安毅和国内外同业交代。

安毅等众记者惊呼完毕,接着宣布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

“昨日上午,本人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要求本人抽调两个师兵力北上,与刘湘将军等部一起,全力围剿”北张国煮、徐向前部。

“由于驻扎”南的第二十四军三个主力师尚未返回”南地方部队又刚刚完成十二万人的大裁军,所以只能等待只剩下一半的二十四军三个主力师返回之后,想方设法筹集军费才能奉命,毕竟此次华北抗战我军出兵八万,战死一万余人,受伤两万余人,由始至终没有获愕中央拨付的一分钱军费,一颗粮食,全都靠向周边各地政府和海外爱国富商借贷。才坚持打完这一仗,幸运的是。我军将士尽管损失惨重,但由始至终不辱使命。

“在此,本人代表二十四军和川南各部队,恳请中央先把我军为华北抗战所借贷的两千余万军费尽快下拨,具体开支情况以及应由中央承担的牺牲将士抚恤金、退伍将士遣散费、受伤将士治疗费、伤残军人安置费等开支情况,我军政治部将会同军需处尽快列表造册,呈送中央军委。届时,欢迎记者朋友们前来领取呈报副本,便于对我军开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安毅的话音刚停,全场记者一片愕然。

精通汉语的欧美记者迅反应过来,立刻兴奋地埋头疾书,快记录。一个个都希望能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将这两个注定震动中国政坛和军界、包含着巨大危机的爆炸性新闻尽快回总部。

ps:剧情逐渐变得有意思,兄弟们。月票也不要落后啊!

第**八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九)

贞毅在川南对中外记者表的谈日便引轩然大焕,训众多记者预料的一样,整个中国政坛和军界为之震动,引起国内所有势力以及欧美各国驻华机构的强烈关注。

人们突然现,战功彪辆富甲天下的安毅,与南京中央政府和蒋委员长之间竟然存在巨大的矛盾,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这种尖锐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以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突然公之于众,怎么不令中外各界为之膛目和深思?

南昌行营委员长办公室外的接待厅里,行营办公厅主任兼秘书长杨永泰坐在宽大舒适的沙上,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罕有地出现严峻忧虑之色,他不断扭动身体,如坐针毡,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茶几上的四张不同报纸,似乎要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杨永泰非常恼火,却又毫无办法。上午十点他的助手突然冲进办公室。捧给他一沓本日刚出的报纸。

杨永泰刚开始还白了年轻的助手一眼,责怪他如此慌乱,实在是有失风底但是。等杨永泰看清楚上面第一张《东方新闻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便猛然站起,双手飞快地抓起报纸。撞翻了桌面上的牛角笔筒,连各种笔杆洒落一地都顾不上了,震惊、愤怒、担忧、后怕等等复杂的神色。交替地出现在他那张时常带着微笑看起来极有风度的脸上。

杨永泰飞快读完三千多字的报道和评论,慌乱地逐一翻阅其他几份主流报纸,颓然地缓缓坐下,陷入了沉思。他的助手眉头紧锁,低声责怪中央党部调查局和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那帮人,说这么大联事情昨日中午就已生,可直到现在也没有接到以上两个,机要情报部门的任何报告。

杨永泰焦躁地挥了挥手,示意助手退下,他心里非常清楚为何会这样。

陈氏兄弟的表弟徐恩曾负责的党部调查局,在长达两年时间里,根本无法在川南立足,派去的十几名工作人员,有一半被川南政府以各种罪名判刑,剩下的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孤立,仅剩下一个信念坚定、非常有毅力的年轻人刘混,还是在绥靖公署副主任兼警备部队司令杨斌的力保下,才能留在”南,继续从事毫无希望的党务工作。

徐恩曾为此大雷霆,却又毫无办法,面对强横的安毅,以及安毅与陈氏兄弟之间良好的关系,徐恩曾只能放弃对川南的渗透,将全副精力转向到处着火的整个中国,转向事关党国安危的重点地区上海、北平、广州和天津。

而且杨永泰还听说,在安毅的地盘上,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拥有无线电台,否则重判,需要电报打长途电话,只能到政府民政局下辖的邮政公司去排队,至于能不能轮到中央社和《民国日报》的记者,还得看安毅麾下那个看不见的情报部门心情好不好。

至于戴芒的军统局,那就更不用提了,简直就是和安毅的参谋本部第四厅穿同一条裤子,根本不会也没有必要在安毅的地盘上设立秘密据点。

委员长办公室那扇厚重的大门仍然紧闭着,这会儿蒋委员长还在与从北平赶回来的黄邪、从中央航校代理校长任上抽调回来顶替安毅参谋次长位置的葛敬恩、从南京赶来的党部要员陈果夫、徐恩曾及参谋本部第二厅厅长贺耀祖等人召开密会,看样子这个涉及到华北、华南安危的机密会议,没那么快结束。

杨永泰虽然心急如焚,但只能耐心等待,只能一次又一次通过报道上安毅的每一句话,反复分析安毅的用意和目的,以便他更好地向蒋介石汇报,并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辩护词。令杨永泰忧心仲仲的是,他根本无法预料蒋介石得知这些坏消息之后,会不会再次摔碎杯子大雷霆,从追随蒋介石到现在,杨永泰只看到蒋介石摔过三次杯子,其中两次都与安毅有关,估计这回又要增添一次纪录了。

门口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心乱如麻的杨永泰抬头一看,现身材矮一脸忠厚的兵工署中将署长俞大维在侍从官的陪同下走了进来,看他一脸焦虑的样子,显然也是有急事赶来向蒋委员长汇报。

杨永泰平息一下心境,客气地站了起来,含笑示意侍从官不用麻烦。亲自走到矮柜前泡上杯茶,和气地端到俞大维面前:“看俞兄神色匆匆,是否有紧急军务要向委座呈报啊?”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