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史策个人资料 > 第128集 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本纪(第5页)

第128集 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本纪(第5页)

文化教育: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推行学校教育

社会习俗: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承认他改革业绩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对他的统治持异议。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普希金。诗人对他怀着最深切的尊敬,彼得是他的《波尔塔瓦》、《铜骑士》、《彼得大帝的黑人》的主人公。普希金精确而形象地表达自己对彼得改革的态度:"俄罗斯进入了欧洲,像一艘战舰只在斧头的敲击和大炮的轰鸣声中下水一样。"在另一处,他写道:"波尔塔瓦一役的胜利是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最重要、最辉煌的喜事之一。"但是他也谴责了他统治时期的残酷的一面。用普希金的话来说,严厉的沙皇"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又用铁笼头将它拽住"。普希金永远忘不了那些为了彼得的国家的胜利和成就服付出血汗的人们。

彼得大帝的名言:

1。俄国需要的是海洋和不冻港出海口。(彼得大帝座右铭)

2。仅仅是为了一己的荣誉,而不是为保卫祖国,却是想主宰世界而血战沙场的人,算什么大英雄!(评价马其顿王亚历山大)

3。你看,老弟,我虽是沙皇,可是我手上也有老茧,这些都是为了给你们做个榜样,纵然我快老了,我还是想看见你们成为我的称职助手,成为祖国的公仆。(接见留学归来的伊凡·伊凡诺维奇·涅特留耶夫)

4。我个人的收入只有我在陆军和海军中工作按官位领的那份薪水,做衣服、用度开销、送礼,都靠这些钱。

5。治国之道莫过于坚决维护各项国家法令,制定法令而不去维护它,或者像洗牌时,把各种花色的牌混合在一起那样玩弄它,法令就会形同一纸空文。

同名巡洋舰: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被称为前苏联海军的巅峰之作,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最完整的作战信息系统、通信系统、武器系统、传感器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等,具有超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彼得大帝"号拥有-吨排水量,航速高达31节(近60公里小时)。"彼得大帝"号常年保持作战能力,服役于俄海军北方舰队。

核动力"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第四艘,原名"安德罗波夫"号,该巡洋舰设计于上个世纪70年代,1986年,开始动工建造,1991年工程完成了80%时,建造计划被中止,3年后重新开工,1996年下水时改名"彼得大帝"号,成为苏联时代就是最强大的北方舰队的旗舰,"彼得大帝"号于1998年4月18日被编入俄北方舰队。

"彼得大帝"号的核动力实际上是核蒸联动,用核动力作为巡航动力,但用常规的蒸汽锅炉作为加速和港内机动的辅助动力。"基洛夫"级共建造了四艘,第五艘因为苏联解体无力继续而在船台上被拆毁。

"基辅"级航母实际上只是预警和反潜平台,"基洛夫"级才是苏联海军的铁拳所在,俄罗斯只拥有一艘"彼得大帝"号核动力作战巡洋舰,该舰驻扎在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总部--北莫尔斯克基地。"彼得大帝号海军上将"号以及"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停靠在北方舰队基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停靠在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基地,这三艘舰艇在苏联解体时就已退役。

"彼得大帝"号"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属于二战后世界上建造的除航母以外的最大级别战舰,满载排水量吨,装备由垂直发射系统和大量导弹,并配有3架直升机,其吨位之大,火力之强,一度使各国海军为之震惊。这艘满载排水量吨的庞然大物是现在世界上除航母外最大的军舰,大小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列舰相当,所以也被称为战列巡洋舰。

建造背景:

俄罗斯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建成服役的1144型"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原称"基洛夫"级,是冷战高潮时期美苏海上争霸的产物,是苏联海军第一级核动力水面舰艇。该级巡洋舰的吨位之大、火力之强是同时期美国海军核动力巡洋舰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前苏联北方设计局的杰作,"乌沙科夫"级导弹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4年后完成初步设计,1974年初拿出最终设计方案,首制舰"基洛夫"号1974年3月在位于今天圣彼得堡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开工建造,1977年12月下水,1980年7月加入北方舰队服役。2号舰"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原"伏龙芝"号)和3号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加里宁"号)分别在1984年10月和1988年12月服役,前者部署在北方舰队,后者加入太平洋舰队。4号舰"尤里。安德罗波夫"号于1986年4月25日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开工,但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在完成了80%的工程量之后被中止建造。1992年初,叶利钦总统在视察北方舰队时拍板继续建造该舰,同时下令"基洛夫"级全数易名:前3艘改用俄罗斯籍海军名将命名,4号舰则以俄海军的缔造者之名命名。

为确保"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能够顺利建成入役,俄罗斯政府和海军在国防预算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勒紧裤带"继续为该舰拨款,使其得到特殊的照顾。1996年8月,"彼得大帝"号在俄罗斯海军300周年庆典前挂上安德烈旗,编入北方舰队,但其真正服役却是在1998年4月19日。从1986年4月开工建造,到1998年4月建成服役,期间历经整整12年。虽然那时候冷战早已经结束,俄海军不再在大洋上与美国海军对抗,但姗姗来迟的"彼得大帝"号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仍然是俄罗斯海军的"明星"战舰。

不幸的是,当"彼得大帝"号披挂上阵时,其姊妹舰却走向没落:5号舰"库兹涅佐夫"号在仅完成了约35%的工程量后被肢解;首舰"乌沙科夫"号和2号舰"拉扎列夫"号由于故障原因在1997年先后转入预备役;其后3号舰"纳希莫夫"号也出现故障而无法出海执勤。1999年夏末,"乌沙科夫"号和"拉扎列夫"号先后被拖至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紧接着"纳希莫夫"号也驶入海参崴准备进行改装,但由于缺少资金,改装计划一直没能实施。2004年5月俄罗斯海军决定不再对"乌沙科夫"号进行维修和改进,并将其退出战斗序列,而其他2舰重新服役的可能性也基本上没有了,并已经在讨论其销毁问题。这就使"彼得大帝"号成了俄海军独具特色的导弹巡洋舰家族中的最后宠儿。美国海军建造的"长滩"级、"班布里奇"级、"加利福尼亚"级和"弗吉尼亚"级4级8艘核动力巡洋舰均已退出历史舞台,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尚无建造新型核动力巡洋舰的计划,"彼得大帝"号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后一艘核动力巡洋舰。

火力强劲:

"基洛夫"级曾经是苏联海军的骄傲,也是西方海军的噩梦。"彼得大帝号"由于建造过程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因此建成服役的4艘"彼得大帝号"级导弹巡洋舰无论是外形还是武器及电子系统的配置型号、数量等都有所不同。最后建成服役的"彼得大帝"号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改进的设备,而且武器装备种类全、数量多,整体作战性能高出前3艘同级舰。美国海军曾建造过"长滩"级、"班布里奇"级、"加利福尼亚"级和"弗吉尼亚"级等多级核动力巡洋舰,从排水量、舰载火力等方面看,它们都不是"彼得大帝号"级的对手,尤其是比尺寸和排水量,只得甘拜下风。

防空作战是"彼得大帝"号的主要任务之一,舰上防空武器从点防御到区域防空组成了多层火力重叠的拦击火力网,射程8千米~100千米,射高10~米。远程反舰作战是"彼得大帝"号的另一绝活。舰上对舰攻击武器包括AK-130高平两用主炮和20枚垂直发射的"花岗岩"(SS-N-19)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20个导弹发射单元可多枚齐射,对敌舰实施"饱和"攻击。在苏联海军的反航母作战体系中,"乌沙科夫"级巡洋舰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当然靠的就是SS-N-19反舰导弹。

该舰反潜作战能力也不弱。舰上反潜装备包括2座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既可发射各种重型鱼雷(备弹20枚),也可发射SS-N-15反潜导弹,后者射程45千米,可携带核弹头。另外还装备1座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备弹40枚。声呐系统包括"马颚"主动搜索攻击声呐和"马尾"可变深声呐。舰上最多可搭载3架卡-27pL反潜直升机。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动力系统独具特色,为核蒸混合动力(coNAS),采用2座功率为300兆瓦的KN-3型压水反应堆、2台燃油锅炉和2台功率7万马力的Gt3A-688型蒸汽轮机,核动力装置和蒸汽动力装置平行运作,4轴推进,最大航速30节。由于采用了核动力装置,因此从理论上讲,"彼得大帝"号具有几乎无限的续航力,可在无海外基地补给的情况下,执行远洋巡逻和作战任务。当初,"彼得大帝号"级巡洋舰陆续建成服役时,苏联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获得长足的进步。

首次作战: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设计于上个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政府在资金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借助发行公债来筹措资金使"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得以建成服役,给低谷中的俄海军以新的生机。进入21世纪后,俄吹响了复兴海军的号角,无论是海军经费投入还是海军装备建设都在迅速回暖。俄海军舰队的远航及大规模军事演习中,我们都可见到"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的身影。

在2000年8月营救"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任务中,"彼得大帝"号守卫着沉入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及艇上的军事机密。就在俄美为美国决定把导弹防御系统建在俄家门口争吵时,又爆发了俄格战争,俄美关系骤然变冷。面对美国发出的威胁,俄多方应对。在海上,"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唱起了主角。2009年9月下旬,"彼得大帝"号携"恰巴年科"号大型反潜舰和2艘补给舰离开北莫尔斯克港前往委内瑞拉,参加定于11月10-14日与委海军在加勒比海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

演习结束后,舰队横穿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北上印度洋,然后在12月末到1月初与印度海军开展演练。这之后应该穿越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往北冰洋的基地去了。路上将经过索马里海盗猖獗的海域,不知道是否会演一出追剿海盗的好戏。而在2009年2月,"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上的直升机就在一个属于也门的岛屿附近海面发现了三艘小型海盗船,舰员采取行动将船上10名武装海盗抓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