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囊括绝大多数行业产品的类目,同时不易被工厂运营等重资产作业模式困住。
工大快递点的仓库,渐渐装不下两个厂里各产品线将近千单的货品,萧云徊认为自己租一个办公地址已经势在必行。
他在杭州周边重新打听了一圈租金与人力,不想启动时期开销就如此铺张,加上自己梭哈型创业,经不起折腾。
审时度势,又将目光挪回老家。
他不由得想起几个月前,袁恒宇在南京市政府官网找到的电商园入驻招募信息。
终于,他拨通了电话。
电话那边简单介绍了电商园的招募情况,表示自广告第一次发出后,目前入驻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四十。
对方还详细介绍了地方政府扶持型电商园对草根创业的优势,比如产业集群,同行互相学习等等。
萧云徊做电商物流,本就是用心搭建草台班子的过程,听见“专家”
、“同行”
、“集群”
这些词汇,自然对学习提升心存想往。
事不宜迟,他即刻邀请袁恒宇和他一起去一趟南京。
那是萧云徊第一次参观地方政府主导的工业园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知道政府对青年电商创业的扶持力度已经如此之大。
他们原先在义乌创业时的青年创业社区,是一个毗邻物流点、房租也合适的草根自发集结的性价较高的创业集群。
那里聚拢了大量江浙沪的电商创业者,但总体项目横向雷同。
所谓的彼此分享经验大致是一百步教五十步如何走路。
地方政府牵头的电商产业园区,则有所不同。
他们涉及到一些切实的优惠措施,也涉及到公司化的规模管理,还有一些对县域电商的有效功能划分。
南京市政府牵头的新电商产业园,是当地政府主导建设的第三个产业园区。
其关于房租减免的优惠政策,从2018年起正巧可以提供五年,这也是一般的地方产业园优惠的惯常周期。
这个产业园并不大,仅建有一栋办公高楼和一栋云仓储基地。
萧云徊和袁恒宇,同产业园管理公司的周总聊了聊。
他详细给他们介绍了他们日常的运营模式,以及当前返乡创业者入驻的相关细则。
萧云徊目前需要一个仓库,几个人工帮助包装和发货,最好能毗邻物流点,再能接触一些政策导向,方便日后蓬勃发展。
南京这个新电商产业园,仓库有;工人,据周总说他们公司可以代招聘;物流点,虽然不近,但到时候一键下单对方自然会来取,只是来回需要时间成本,并不关键;政策导向方面,周总说市里的领导常常会过来视察参观,园区也有自己的新闻公告栏,还伴随一些政府主导的相关活动。
看完后,萧云徊问袁恒宇:“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袁恒宇心直口快:“房租是优势。
我刚刚查询,工人对比杭州,这边的月薪大概少10%,偏高。
但这里除了办公室,没有配套的其他电商基础设施,欠缺市场活力。
不过三年房租减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萧云徊不置可否,暗自思忖,袁恒宇正好说到他心坎上。
他并没能从这个电商园看到义乌那种同龄人之间以身作则互相鼓励的繁盛市场——那里尽管草根,但烟火气生生不息,也许正是袁恒宇说的市场活力。
可房租的诱惑摆在眼前。
眼下他要是直接回星港县,租下一个适应未来几年发展的场地,约摸每年几万块。
一边是场地减免、人工较高、平台较大,一边是按年交租、人工较低,平台较小。
萧云徊内心盘算权衡利弊,周总见状,毕竟多年生意人,很知道投小年轻所好,便继续说:“市里负责这个项目的领导今天正好过来和我们开会,年纪和你们相仿,或者一会儿你们见过面,再交换一下诉求。
我看萧总你年轻有为,非常适合我们园区入驻。”
萧云徊正想推脱说没必要,毕竟自己也不是什么社牛,见周总和见市政府里的人,能聊的无非也就是电商园政策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