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一会儿她突然停下,看向林超:“咦?怎么你成老板了?”
反倒林超一脸羞赧,嘿嘿两声,摸了摸后脑勺。
话说那天小郑送完货回来,萧云徊和林超就找他谈了离职的事。
由于小郑被招聘时算是临时工,所以双方约定好干到月底,从2018年1月开始,就一拍两散。
在萧云徊的坚持下,他们解雇时并没有说到小郑用岗位之便追曾诗彤的事。
一是保护曾诗彤,毕竟小郑知道她的信息,防止伺机报复;二也保护他们自己,毕竟快递点跑得和尚跑不了庙,以后不打交道就行,没必要闹那么僵。
但林超还是古道热肠,在不久后送快递时嘱咐曾诗彤:“如果你遇到什么危险,尽管联系我的手机号,我反正就住在这附近。”
当然,这是后话。
比较棘手的是眼前正值年关,小郑离职后,他们需要再有一个人陪他们一起应付过年时的一波年货潮。
萧云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当初和小郑一起面试应聘的孙大哥的电话。
联系孙大哥的那会儿是上午,对方接到他的电话说自己正在忙,一会儿回拨。
到了中午,萧云徊果然如约接到孙大哥的电话,他自我介绍个人信息后,没想到对方说知道是他。
“前段时间一直在等你们的电话,所以你的号码我很熟悉。”
孙大哥坦白地说:“当时我们聊得很投缘。”
萧云徊只好道歉:“对不起孙大哥,这么长时间以后再联系你。
请问你对这个岗位还有兴趣吗?”
孙大哥那边倒是片刻沉默,然后实话实说:“我是有兴趣的,但我上两个月在钱塘区这边找到个建筑工地,工作刚稳定下来。”
萧云徊十分理解:“我明白,还是谢谢您愿意接我的电话。
打扰了。”
孙大哥也友好地再对萧云徊表示感谢,便挂断了电话。
峰回路转出现在元旦后过年前,有一天,萧云徊再次接到孙大哥的电话,对方问:“你上次说的条件,还成立吗?”
正焦头烂额于考虑在春节返乡探亲前,能否再招聘一个临时工人帮忙过年看店的萧云徊,可谓喜出望外:“当然!”
孙大哥坦承:“就像上次面试时说的,我小时候读书少,很喜欢在大学附近跑来跑去,也愿意妻子孩子住在大学城,希望孩子在这里长大。
如果你那边没有问题的话,我可以在春节前就上岗。”
萧云徊记得上次招聘面试时,孙大哥说的就是,因为家里穷,他年纪轻轻不得不外出打工,但内心一直对高校特别向往。
现在时代进步了,虽然家人都建议孙大哥将妻儿留在老家,但他坚持把他们带在身边互相照顾。
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在大学城受受熏陶,长大能有更宽广的眼界,成长为超过父亲的人。
萧云徊当时很受触动。
他并不知道自己更为孙大哥的哪段生命历程动容,又或者冥冥中孙大哥的气场与他共鸣,他相信和这个人共事会磨合得很好。
这一次,终于有了机会。
也许,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如此妙不可言。
如此一来,他也能安心把快递点的值班工作交到孙大哥手里,领着袁恒宇和萧星星重返星港老家探亲过年。
第26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将至,萧云徊领着萧星星,和袁恒宇一起快快乐乐回老家。
去年的春节归家探亲,萧云徊还灰溜溜欠着韩采蓉的钱,更不提对未知的前途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
今年萧云徊可谓一时风光无限。
他给韩采蓉买了一套全新的电冰箱、微波炉、电饭煲、洗碗机、电磁炉、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甚至扫地机。
韩采蓉无奈极了:“你说我一个人住在这,要这么多新家电干什么?你去年那么拮据,今年好容易有了点钱都不知道存?”
萧云徊无不心疼地说:“就是你一个人住,我才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