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各种明清建筑古色古香,只有袁恒宇还看上一眼。
街边各种饼各种糖各种酥,才是几人出行真实目的。
萧云徊和林超几乎要从街头吃到街尾。
离开河坊街时林超蹒跚地行走,边走边说:“扶我……起来,我还能吃!”
除了大吃特吃外,林超还发现,袁恒宇和萧云徊明显暧昧升级。
林超和袁恒宇在苏堤上附庸风雅时,萧云徊一度因为驻足而消失在人潮里。
袁恒宇这小子就像复读机一样一直哥啊哥的,利用他的身高优势不住在人潮中眺望搜寻,直到萧云徊赶上来。
林超心想:啊这,几步路的事,有必要吗?
在河坊街,他和萧云徊吃成一片,又看见萧云徊,一口一个“小宇”
,有什么好吃的先非得给他家小袁同学留上一口,明明袁恒宇看起来没那么贪嘴。
林超心想:不是,哥们,明明是三个人的出行,我是不是有些过分透明?
当他注意到这件事,他想通了所有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萧云徊宁可和家人借钱也要来杭州发展,这就解释了萧云徊为什么勒紧裤腰带租个两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袁恒宇出三万块但不入股还一天到晚当萧云徊的免费长工,这就解释了袁恒宇为什么迫不及待拖鞋小皮箱搬进萧云徊的新居。
林超在内心荒野呼唤:救命啊,拜托你俩赶紧亲嘴,不要再在我面前眉来眼去了!
第14章
承包快递点这份工作,与其说和快递打交道,不如说和人打交道。
萧云徊每天能见到许多学生来收件寄件。
有的是三两成群的大学生小姑娘,穿着青春洋溢的小裙子,快快乐乐挽着自己的小姐妹过来;有的是几个勾肩搭背的男大学生,一身运动套装,拿着饭盒谈笑风生地过来;有的看起来气质沉稳,背着双肩包过来,言谈间才发现是学校的老师;还有学生家长骑着小电驴,趁着接孩子放学的空档顺便过来,做着各种时间管理。
每天看人来人往和行色匆匆,快递点成为搭建起他人生活便捷的一座小小桥梁。
虽然又忙又累,但萧云徊干得浑身是劲。
来快递点取快递的,有一部分是工大和周边小区住的退休教职工。
其中有一位老太太,叫徐奶奶,花白短发,发尾微卷,总是身着有质感的羊毛羊绒外套,下半身配长裙和皮革乐福鞋,看起来气质绝佳又品位超群。
徐奶奶刚来时,并不特别信任萧云徊他们,由于注重个人隐私,对出示身份证这些要求都比较抵触。
林超耐心不足,有时面对收发快递的老人,会觉得自己智商不够用。
好在萧云徊是关爱老人练家子。
他从小被奶奶带大,对老人尤其细心耐心,一遍一遍举着老人机查看快递单号、解释收发件流程,甚至打电话给老人的儿女们以确认信息的正确。
久而久之,徐奶奶也和他们熟稔起来。
交谈之下才知道,徐奶奶原来是工大的老教师,出生于,已经退休有十余年。
她的女儿在上海做生意,事业有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徐奶奶本来和老伴相濡以沫,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直到去年老伴因病离世,她的生活才不得已发生一些改变。
她的女儿曾邀请她去上海同住,但她仍然放不下和老伴儿共同建立事业、相爱相守的杭州,所以自去年开始一直是独居状态。
看着母亲过去若干年都十指不沾阳春水让父亲伺候着,女儿因此不放心她现在的生活状态,只好通过快递不定期投喂,有时买点小零食,有时买个好用的生活物品寄给她,就这样维持着子女的关爱。